菲比总不仅从场景打造上给我们做了深入分享,还提到了产品搭配理念。
如何让重庆火锅在成都也同样受欢迎?
她说:“不能原封不动把后火锅的场景从重庆搬到成都,因为你要因地制宜,独栋楼你不可能完全再找一个,因为它不可复制,那你在成都开重庆火锅,就要有重庆的特色,怎么办?从产品下手”。
在职餐看来,她给了我们一个趋势性的启发,就是火锅融合+模式的拓展,像是后火锅在产品之中融合了地方特色,重庆当地卖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包子、炒饭、洋芋,这都不是普普通通的产品,在重庆都是已经成为老字号的品牌,每天要排队三四个小时还限量买不到。
像是神火炒饭、土包子、丁家坡的洋芋、沈大汉万州格格……
有了这些产品,你在成都就可以吃到重庆人都排队买不到的特色菜品,当然有顾客愿意去打卡。
这种火锅产品上的“融合+”模式,也让我们有所启迪,未来也许也可以在别的赛道尝试,特色产品的融合,来吸引新的顾客、流量。
“Z世代客群”分析:
自我满足、为爱买单、线上爱好者、颜值主义
“所有商业战略都是以人为中心展开”。
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体客群,无论是餐饮赛道还是其他行业都在探索“Z世代”的喜好、消费特点,从而获取他们的青睐,让他们心甘情愿买单。
但是Z世代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到底他们喜欢什么?
很多餐饮人其实并不懂,尤其是传统餐饮人,似乎做了很多努力都无法“懂”他们到底要什么。
这一次森林游学成都站,我们突然理解为什么成都的烟火气和品牌创新力这么“卷”,这么有人气流量。因为他们真的花尽心思在研究“Z世代”。
像包馔夜包子联合创始人赵铁军赵总在同我们分享时说,“Z世代应该是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
“对Z世代如果做个定义,那一把尺子是历史,一把尺子是年龄”。
现在Y世代依然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但是Z世代已经开始在某些领域引领消费趋势。
在消费特征上,赵总提到,Y世代消费特点为提升生活品质,而Z世代则为“自我满足”。Z世代会冲动消费,但对价格很敏感,也容易被高性价比的产品打动。Z世代也是活在手机里的一群人,很容易成为品牌的分享人,不购买品牌而是加入品牌。
而不仅仅是包馔夜包子,一年卖出5000000份肥肠粉,3代传承,在全国一线商场拥有100+门店的甘食记也是在深入对Z世代客群做分析,他们不仅在微信、小红书、抖音等线上端做优惠和品牌曝光,还组织很多线下活动,譬如年轻人喜欢的“甘粉节”、“嗦粉王大赛”,增强与品牌的互动。
包括冒椒火辣借节日打造的“地球1小时熄灯活动”,圈粉无数,调动了Z世代的猎奇和传播心理,也为品牌自带流量。
大龙燚暴雨天请吃火锅活动,“暴雨阻挡你的那顿饭,我们请了!”成都突降暴雨,面对这种情况,成都大龙燚火锅宣布当晚成都8家直营店及旗下新品牌觅矢纪火锅全部免单,这一举动很快引发了全国性的热议。大龙燚火锅相关微博互动数近千,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免单举动覆盖人群或超过1000万人次,直接覆盖人群几十万人次。
这也是为什么成都的品牌大多可以很快走向全国,甚至扎根成都本地多年的品牌,也能够在全国拥有极其多的粉丝,火遍大江南北。他们都在围绕“人”来下功夫。
后疫情时代,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识自己
而本次森林游学成都站,所有嘉宾分享中,当然都绕不开一个话题“疫情”,在3年疫情的影响下,餐饮遭受重创,重创之下关店、歇业,有人惨痛离场,但也有如我们打卡的这些品牌成功蜕变,重新站上顶峰。
面对疫情,这7大品牌创始人,都给出了自己的感悟和共勉思考。
像是甘食记甘乐总,给出了6点疫情下的思考和反思。
来源:职业餐饮网 旖旎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