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实也如大多数人所猜测的,它在正式运营的3个月后,无论是开店脚步暂缓,还是如今“改名”,增加新品类,都在暗示着陆正耀这次的餐饮创业之路,并未像当时的瑞幸一样一路狂奔,而是荆棘密布,坎坎坷坷,并不顺利。
1、锁定“小面”品类取名,覆盖面太过狭窄
如果说几年前,“小面”还处于网红风口的时候,锁定小面取名还能够赚些流量。
那现在,锁定“过气”小面取名,并不是明智之举,一方面没法借势而做大,另一方面反而会因为受众面太过狭窄,而无法拥有更多客群。
顾客一听名字觉得,只是卖小面的,不喜欢小面的顾客自然不会进店消费。
它没能像陆正耀期望的,趣小面如瑞幸一般野蛮生长。
2、面的市场呈“碎片化”群雄割据,“小面”竞争力弱
除了名字原因,我们再来看品类。
如果仅仅锁定小面这个过气品类,很难全国开店扩张,仅在一个区域都很难开出大型连锁规模,亦步亦趋。
而面这个赛道,今年以来本来就是竞争激烈,越是被资本看好,越是受重视,也意味着这条路上的“高手如云”。
不仅有头部面类品牌占据重要位置,像是和府捞面、遇见小面、陈香贵、张拉拉等。
全国各地还有地域特色的,像是河南烩面、苏州清汤面、蟹黄面、拉面等,市场呈碎片化,找不到精准聚焦的市场和好的切入点,很难跑出来,更别想要大规模的遍地开花,成为全国连锁品牌,那更是难于上青天。
3、再一次测试新品类“冒菜”、“火锅煲”,能否打破僵局?
而现如今,陆正耀把名字改为“趣巴渝”,单从名字看就能够了解,他想要从“小面”扩充到更多元化,围绕川渝巴蜀做品类增加。
中午用冒菜、雾都小吃来配“小面”;下午4:30以后,则用火锅煲来试图拉拢更多社交客群。
因为它的店铺大多锁定的写字楼附近,商圈之中,中午锁定白领客群做工作快餐。晚上,则想要通过增加火锅煲来拉长经营时段。
但“煲”这个品类更适合社交氛围,而当初的趣小面,和如今改名的趣巴渝是快餐业态为主,现有环境和体验都是按照“快餐”属性去打造,包括店铺选址、装修、顾客体验。它还支撑不起“煲”这样社交属性较强的小正餐的价格。
所以是否能够打破趣小面之前的僵局和窘境,一切还得等待时间来验证。
总结:
餐饮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探索和打磨的,绝不是一门速战速决的生意。
高举高打,然后形成大规模,在餐饮行业很难实现。
看着面是一个刚需,但其实市场是很碎片化的,事实也验证,瑞幸模式在趣小面并未奏效。能否在趣巴渝上起作用,还要等待时间的考验。
来源:职业餐饮网 文/戈壁奶茶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饮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