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国美放弃“国美”

  本文核心观点

  1、在过去的电商战争中,国美的存量用户资产已经消失殆尽;

  2、社交电商是国美的最优解,但依然困难重重;

  3、弃用“国美”品牌代表其转型态度坚决,但必然面临更多挑战。

  12年,在商业史中能有多长?

  2008年的秋天,黄光裕因为操纵股价罪被调查。那时中国网民的数量不过2亿多,还是线下零售的高光时代:淘宝GMV尚不足千亿元,阿里巴巴业务首次登陆港股;腾讯还没有建立起日后被口诛笔伐的流量霸权,营收仅38亿元。

  以黄光裕入狱前国美系资本矩阵的近千亿估值计算,几乎可以打包拿下腾讯和阿里巴巴。

  2020年6月,黄光裕出狱。此时阿里巴巴年GMV已经超7万亿元,“AT”总市值超10万亿元。而国美依然停在原点:线上业务营收占比仅1%,市值只剩下200亿港元,营收因为疫情的影响甚至比2008年下降了28%。

  1月21日,国美召开零售战略发布会,其官方商城正式更名为“真快乐”。这个曾经的中国第四大B2C电商,承载超600亿元GMV的电子商城,终于在数年的混战中“输”掉了自己的姓名。

  本文将从国美的历史出发,力图回答:国美在线失败背后的时代因素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去国美”化的品牌策略?“真快乐”能成吗?

  “起”

  1986年,年仅16岁的黄光裕来到北京做生意。当时旅馆一晚上只要5毛钱,黄光裕却被绕路的三轮车骗了整1块。第二天早上从旅店醒来时,他发现昨晚的北京站竟然就在眼前。

  那时他并不知道,初中肄业的自己将踏上改革开放后第一场大规模的“新零售革命”(为区别于目前普遍认知的“新零售”,我们暂且将其称为“零售1.0”)。更不知道,第一次进京的经历竟是自己人生的某种隐喻。

  黄光裕创业时,国营百货商店正制霸着中国零售业。由于缺乏竞争对手,享受高额渠道毛利的百货站近乎是躺着赚钱,但受限于计划经济传统,存在品类复杂、流程刻板、决策缓慢、营销能力弱等诸多问题。黄光裕抓住这些痛点,打出了一套针对性的组合拳:垂直零售、现金流优先策略、激进的区域营销。

  在品类选择上,国美只做电器。

  与智能手机成为移动电商时代线上零售的超级品类一样,家电就是当时全国性的超级品类。人民生活水平刚刚抬头,大量空白的家电需求等待被填充。但是苦于百货渠道价格较高,家电在当时仍然算是轻奢品。

  黄光裕发现,在商品经济时代,垂直、专业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体验以及更深刻的品牌形象,只做电器也足够养活一个超级大卖场。这种专营店的零售思路,在后来被证明是线下的主流。

  在价格策略上,国美大胆压价,利用收账和付款之间的现金流差价维持其整体扩张。

  极低的价格,使国美成为当时市场上的“价格屠夫”,甚至部分国营百货站都偶尔去国美进货。在南京等竞争激烈的区域,国美甚至发出了“两年不盈利,甘当搬运工”的指令。

  这种只赚现金流、不赚钱的策略,是国美在全国扩张的利器,使其发展兼具规模效益和成长速度。后来,这种策略也成为亚马逊、京东等第二代新零售公司效仿的经典资本故事。

  在区域营销上,国美推动了区域广告流量的爆发式增长。

  国美先是说服了发行量数十万的《北京晚报》刊登中缝广告,用很少的价格获得了很好的推广效果,开全国之先河。

  尝到甜头的黄光裕,在各大区域市场的营销推广中“一掷千金”,国美成为各地传媒的重要广告主。以成都为例,当时宣传费用最高的房地产公司,每月也不过20万元的预算,而国美每月固定的广宣费高达40万元。

  与B2C电商一样,国美等连锁电器卖场主导的“零售1.0”时代,核心策略依然在于“大”。

  通过全国性的扩张,国美得以拥有全国最强的供应链溢价能力,以及在区域市场压倒性的现金流优势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进而对地方性小品牌进行“降维”打击。

  零售1.0的革命重塑了行业格局,客观上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的第一台冰箱,就购买自国美。而国美也收获了市场的回报,在中国家电连锁第一的宝座上一坐就是9年。

  “落”

  回顾国美“掉队”的原因,电商爆发和权力层的动荡往往是人们必然谈论的两个话题。

  假如国美是“零售1.0”,那么电商则开启了“零售2.0”时代。

  国美作为当时的行业第一,对于新事物不能说没有保持敏锐。在京东还在依靠论坛贴吧卖货的时候,国美已经上线了电子商城,并于非典期间取得了2100万的年销售额,为既定目标的8倍。

  然而相比于当时数百亿且持续增长的线下业务,2100万不值一提。加之2008年后国美高层面临复杂的权力变化,国美的电商业务成立早、发力晚,明显滞后于阿里和京东。直到2010年后,黄光裕家族与陈晓、贝恩资本对集团控制权的争夺战基本结束,国美才开始逐步重视电商。

  2012年时,国美与京东、苏宁展开了震惊全网的激烈价格战。三家3C巨头的口水战从微博骂到线下,毫不掩饰地称自己的价格比友商低15%甚至更多,各家总部大楼周围也时常出现竞对的广告标语。其惨烈程度,甚至引发了中央相关部门出面平息。

  此后,国美在线业务虽然继续保持了几年高增长,但始终没有大的突破。网经社“电数宝”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国美App的月活数据5.56万,为历史新低,平台用户资产已经所剩无几。而截至2020年6月,国美员工总数就有3.4万人。

  国美曾离电商第一梯队一步之遥,但最终还是成为“赢下战争,却输了时代”的典型案例。

  埃米尼亚·伊贝拉在《能力陷阱》中提出,最终打败我们的往往不是弱点,反而是“长板”。优势越强,越会被困在自己的优势中。

  如果要追究国美在“零售2.0”时代的失利,原因必然是复杂的。但归根结底,国美缺乏从1.0到2.0转型的综合解决方案,使其长期受制于1.0时代的组织遗产。

  首先,京东与国美讲述完全不同的资本故事。京东让当时的资本市场通过GMV来对照估值,允许其在中期承受巨额财务亏损,抢占市场。

  有分析认为,陈晓事件后,黄光裕家族一直没有与贝恩资本达成真正和解。某前国美员工表示,在国美的发展和控制权之间,黄光裕家族实际上选择后者。直到2015年,贝恩终于清空国美离场,但线上竞争大局已定。

  电商部门迟迟没有独立融资,使得国美的估值体系依然围绕着市盈率。导致国美在线不仅要打市场,还要控亏损。

  2013年,国美在线在清明节发布《电商悼词》痛斥竞争者:“年年亏损,却还不知疲倦地挥舞价格屠刀;年年亏损,却能造出漂亮的账本和数据;年年亏损,每每还能博得融资青睐……”

  其次,国美在“选帅”上相对保守,一直以传统零售渠道人才为主,长期没有引进专业电商人才。无论是早期的韩德鹏、牟贵先,还是后来的李俊涛,在掌管国美在线之前,都没有电商的运营经验。

  2010年国美整合库巴网后,库巴创始人王治全仅待了17个月就离开了国美。他还在社交账号上留下一句黯然神伤的告别文:“谢谢大家一路上的支持,有些基因真的无法改变。”

  某电器连锁资深从业者对亿欧EqualOcean表示,国美尽管处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中,但目前不管是内控还是市场端,数字化水平都相对落后,员工质量不断下滑。根本原因主要是家族企业模式下,管理层缺乏安全感、故步自封,死握控制权不放手。面对小灵快的互联网打击,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资本管理都没有到位。

  最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了国美最后一击。

  手机中能安装的App数量有限,而根据“注意力广度公式”,用户核心关注的App数量符合“7±2”,即5-9个。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让腰部公司成批倒下,互联网竞争进入巨头时代,在国内外催生了数家5000亿美元以上的巨头。

  这也意味着,始终无法进入第一梯队的国美彻底丧失了2.0时代的门票。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国美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