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拢三十年经验便利店人才
充当系统“陪练”
在经营决策上,便利蜂一方面建立了系统完全信任机制,做到了员工不干涉系统的任何决策。另一方面,便利蜂也在通过人工与算法在决策结果上的相互验证,进而不断发现和改进系统在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来提升系统决策的准确性。
“当系统犯了比较明显的错误时,他会被惩罚,在被惩罚之后网络会对参数和特征值进行自动调整。”庄辰超说。
在便利蜂内部有一群被称作“老法师”的人,他们往往深耕便利店行业二三十年,对于便利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有了解,能够参与到系统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扮演的角色就是系统决策的验证与判断者,为决策系统的优化与升级提供经验支持。
以门店选址为例。在选址过程中,在系统给出选址方案后会,相关专家会对系统选址进行一定的分析评估,进而给出自己的意见。
信任机制下,在决策上便利蜂往往会以系统决策为主,系统判断不能开店的位置往往不会开店。但对于专家指出的选址,特别是后续被其他便利店拿下的门店,便利蜂在后续也会持续追踪这一位置的销售情况,以此来判断机器决策的准确性,进而对比系统进行调整优化。
除选址外,便利蜂的订货、陈列等环节都会开放部分权限,让公司中经营水平最高的人员进行人工尝试与系统决策进行对照,以此来优化系统。除了让员工与系统进行决策较量,便利蜂也让系统内不同算法进行较量,不断寻求最佳方案。
就目前来说,在决策的准确性上,便利蜂的系统已经可以超越绝大多数的门店员工。据了解,在便利蜂内部的比赛中,同样是减掉10%的SKU,在十位资深的7-ELEVEN店长调整后,门店销量下降了5%,而系统调整后销量仅下降了0.7%。而得益于精确的选品系统,在其他便利店销售恢复正常时,便利蜂的门店销售已经实现了2倍增长。
系统决策准确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便利蜂门店运营效率与营收不断提升的过程。
北京速来被称作是“便利店荒漠”,但在庄辰超看来,北京市场便利店盈利困难的本质在于,经营效率就不够高导致的成本过高收益不足。所以为了控制成本才会不得不收缩服务时间和服务范围,导致了营收进一步受到影响。
便利店之间的差距是来自微小决策的累计,正是不断优化的系统为带来的提升,让便利蜂能够在北京这片“便利店荒漠”中存活并发展起来并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整体盈利。
员工不对销售、利润负责
总部之下即战区
在经营决策上,便利蜂用系统完全取代了人,这使得便利蜂对于员工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据了解,便利蜂内部分为总部团队和执行团队两大板块。其中总部主要负责系统的搭建,运营规则的制定。而执行团队也就是门店端则负责具体的运营工作。从业务层面看,员工主要涉及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以及门店运营人员。就组织架构来说,便利蜂实行战区制,其管理只涉及门店店长、战区经理和总部三级。
对于其他便利店来说,门店员工需要参与经营决策,因此需要具备相关的从业经验,而在便利蜂的门店员工不需要参与决策过程,也不对门店的销售、利润负责。只需要坚决执行系统下达的指令即可,因此便利蜂对门店员工的要求是具备高度的执行能力。
为确保员工的执行力,便利蜂内部始终在打造对于系统绝对信任的文化。在便利蜂,系统拥有绝对的经营决策权,在决策过程中这一权利不受任何个体干预。
“我们的系统是有生命的,系统会发布指令也会犯错误,员工可以纠正系统错误,但是在执行过程当中,他需要信任系统判断。”庄辰超说道。
员工对决策系统高度信任的情况下,门店员工省去了判断决策环节,为其节省了大量时间,可以使其将精力用于服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提升门店服务质量。据了解,目前便利蜂员工礼貌用语的使用合格率达到了97%,微笑合格率从之前的40%提升到了85%,其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而在庄辰超看来服务质量对于便利店至关重要,他说,事实证明,服务品质高的店铺的店铺即使最初不赚钱,时间长了一定是赚钱的。
与此同时,由于能力要求的转变,便利蜂员工的培养周期被大幅压缩,一般情况下便利店培养一个店长需要两年时间,但在便利蜂,店员的培训周期约为5天,店长也只需要一个月的培训就能上手门店工作,培养成本也大幅缩减。
就具体的员工培养上,便利蜂主要采用海底捞的“师徒制”模式。所谓师徒制,即店长可以选择培养新人,每培养出一个店长,这个员工就可以多管理一家门店并从这个门店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门店店长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被提升为战区经理,最多可以管理80家门店。
从海底捞的实践结果看,便利蜂采用的这一模式,通过培养激励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门店用人问题。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提升门店运营质量产生推动作用。
在组织管理上,便利蜂全链路决策系统的建立,用数据打通了从工厂到物流再到门店的各个环节,简化了经营流程,进而降低了企业管理的难度。便利蜂也因此建立了扁平化的管理体系。
而在决策去人化的模式下,便利蜂即可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保证门店运营水平稳定,进而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整体盈利。对于众多寻求扩张与转型的便利店企业来说,便利蜂依赖于数字驱动打造的系统自动决策机制虽然难以复制,但极具参考价值。若其完全跑通,也必然将影响未来便利店格局。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陈星星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便利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