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I.T集团与丹佛街Dover Street Market的合作项目I.T Beijing Market更名为Dover Street Market Beijing,但日常经营和管理由I.T集团继续负责。
鉴于中国内地零售环境的高度数字化,意识到问题的I.T集团近来加大了对电商方面的投资力度,包括聘请专业的数字化人才、进一步扩张线上市场份额以及产品的设计开发等。8月7日,I.T集团的“大I.T”正式入驻天猫开设I.T服饰旗舰店,除此之外集团还开设了i.t官方旗舰店。I.T集团中国区CEO、老佛爷常务董事陈惠军去年在中国经济周刊的采访中表示,实际上集团入驻天猫已经7年,但是更多精力仍放在线下,从去年开始,集团才开始认真做“双11”。
2017年,集团还重装上线官方电商平台ITeSHOP,任命吴亦凡为代言人。ITeSHOP与其在天猫建立的单品牌和多品牌旗舰店构成线上矩阵。为进一步扩大电商业务的辐射力度与范围,ITeSHOP还正式入驻微信推出小程序,计划将该平台延伸至整个中国内地市场。
为了降低实体运营的成本,I.T集团还对供应链网络作出了调整,试图把生产周期从原本的6个月压缩至3个月。沈嘉伟早前在接受采访时曾强调,I.T集团将继续减小折扣,“我们的目标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便宜的东西,而是不断更新的产品。”
今年3月,I.T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I.T Finance Limited作为借款方签订一份融资协议,该公司将以该融资项下借入的款项兴建集团位于江苏省昆山德国工业园的物流配送中心,以缓解集团在中国内地市场仓库租金的压力并提升运营效率。
不过更值得警惕的是,I.T通过信息传播的时间差和作为第三方代理商赚取价差的角色均被动摇。社交媒体弥合了潮流文化传播的信息差,中国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一手潮流资讯。而新兴潮流品牌借助发达的电商平台,采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DTC模式,不必依赖代理商进入地区市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都是中国内地接受潮流文化的窗口。潮流文化从日本传到香港,再传到中国内地,I.T正是在这时抢占了中国潮流圈的话语权。然而随着潮流文化中心的演变,欧美潮流文化日益压制日韩潮流文化。同时近两年在中国,以中国李宁为代表的国潮品牌崛起,也削弱了传统的潮流权威。
另有数据显示,2019年1月到7月,“国潮”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392.66%,李宁、安踏、回力、飞跃等国产潮鞋品牌整体下单量同比增长超351%,90后和00后为“国潮”产品贡献了超57.73的购买力。其中,95后消费占比超过四成,达25.8%,成为国潮第一大消费群体。
据全球化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最新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报告显示,68%的中国消费者偏好国产品牌,即使有62%的消费者会购买国外品牌,但国产品牌仍是首选,并且61%的消费者认为性价比是购买国货的重要决策因素。
潮流文化滚烫,赛道愈发拥挤,I.T集团虽提早布局,积累深厚,仍难防御不断涌现的新对手。
特别是那些初具规模化的本土平台,它们以更“接地气”的形象对I.T形成直接威胁。以青年潮流媒体起家的YOHO!集团,旗下拥有有货电商,并正从线上向线下渗透,先后在南京和上海开设了两家新零售集合店铺,同时通过Yohood潮流嘉年华打造了复合生态。YOHO!最近还推出英国青年杂志《Dazed》中文版,抢占潮流文化话语权高地。据悉,YOHO!集团旗下潮流品牌已超过1400个,去年的收入成功突破30亿。
除此之外,以陈冠希CLOT、余文乐MADNESS等为代表的明星潮流品牌形成的声量,也夺走了消费者的注意力。CLOT除了通过与Nike等运动品牌推出合作系列获得大量关注,还通过其打造的innersect潮流展会聚集了大批海内外潮流品牌,形成规模集聚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江南布衣也将成为I.T的新对手。去年底在港上市的江南布衣宣布推出全球设计师品牌集合店“LA SU MIN SO LA”,该集合店包括设计师品牌的孵化和国际设计师品牌的本土化运营,近一年多以来,江南布衣以惊人的速度推出男装SAMO和时尚环保品牌REVERB,加强多品牌和产品线矩阵。
尽管I.T主打的潮流时尚与江南布衣的设计师品牌时装存在定位的差别,但是归根结底,二者满足的都是消费者对个性化服饰的需求,争夺的是同一批消费群体。I.T从零售起家,建立横跨线上和线下、包含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的设计师品牌集合平台,这与从服饰品牌起家的江南布衣殊途同归。目前江南布衣自有品牌加设计师品牌的模式已经初具雏形,按照江南布衣目前的发展速度,I.T的市场份额或将遭受威胁。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局面,I.T集团一手要控制实体运营成本,一手还要通过制造新鲜感来夺回潮流话语权。归根结底,几乎所有品牌和组织之间争夺战的核心都是话语权的争夺。I.T集团在90年代建构的、以香港为中心的潮流话语权,正面临着被千禧一代和Z世代掌握的、以全球文化为中心的潮流文化取代的危险。
在香港零售业受挫后的起伏低迷,以及中国内地市场竞争加剧的两面夹击下,30岁的I.T在潮流这门生意中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来源: 时尚头条网 Drizzie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