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周三晚间发布公告,对比截至2018年8月31日止6个月的净利润,董事会预计集团在2019年8月31日止的6个月内将录得净亏损。鉴于地缘震荡及宏观经济的挑战,集团在报告期内增加了折扣力度以增加销售量及减少存货,导致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毛利率及盈利均下降。
业绩放缓的迹象在上一份财报中已经体现出来。在2017年成功突破年收入80亿港元大关后,I.T集团的利润率却一直在低个位数徘徊。据时尚商业快讯数据,在截至2月28日的财年内,I.T集团总营业额同比增长5.4%至88.32亿港元,逼近90亿港元,毛利润上涨5.9%至56.4亿港元,净利润增幅则较上一财年的37%大幅放缓至2.8%,录得4.44亿港元。
上一财年,I.T集团在香港和澳门的营业额录得3%的增幅至34.248亿港元。为减轻成本压力并提升运营效率,I.T集团去年在香港关闭了一些业绩不佳的门店,同时推出集时装、餐饮、美妆、鞋履和生活方式于一体的新概念门店i.t blue block。中国内地市场去年的收入则在营业面积增长8.3%的情况下仅上涨5.2%至41.226亿港元,毛利率则下跌至62.1%,主要受经营成本增加等影响。
I.T集团越来越依赖中国内地市场。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集团大本营香港和澳门市场。原本就疲软的香港零售进一步恶化。据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早前公布的数据,香港6月零售销售数据连跌五个月,跌幅进一步扩大。期内零售业总销货值352亿元,同比下跌6.7%。 已经连跌第五个月,期内销货量更急滑7.6%,不仅远低于市场预期的跌1.9%,更是撇除1到2月份农历新年因素后,自2016年8月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创近3年最惨零售业绩。
近五年内,潮流品牌也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最赚钱的生意。最早在中国市场布局潮流生意、目前代理300个国际品牌并拥有IZZUE、b+ab等潮流自营品牌的I.T集团,按理说会成为市场趋势变化的直接受益者,赚得盆满钵满,但现在看来,黄金时代并未如约而至。2016年初开始,I.T集团股价不断攀升,但是在2018年6月达到峰值后便不断回落。
I.T集团首席执行官沈嘉伟和其姐姐沈秀慧最早于1988年在香港铜锣湾伊丽莎白大厦开设了一家仅200平方米的小店Green Peace。凭借引入一系列当时还未入驻香港的品牌服饰,该集团迅速在年轻消费者中树立了时尚潮流的形象,后于2002年进入中国内地, 在上海新天地开设了当时除香港外的首家旗舰店,被视为内地消费者潮流意识的启蒙者之一。2005年,这个多品牌零售商正式登陆香港证交所上市。
I.T集团旗下业务主要分为“大I.T”和“小i.t”两条线,一个主要发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设计师品牌,另一个则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较为年轻的日韩潮牌,目前在全国30多个一二线城市拥有超过500家直营零售店。除此以外,香港的WTAPS、UNDEFEATED、Fred Perry、Camper等品牌专门店也由I.T集团代理。
为庆祝成立30周年,I.T集团去年底特别与多位设计师进行合作推出超过150个联名系列单品,合作对象除A BATHING APE?、Alexander McQueen、Alexander Wang、Acne Studios和Thom Browne等品牌外,还包括Feng Chen Wang、SHUSHU/TONG等国内设计品牌,再次引发年轻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已经代理了数百个品牌的I.T集团仍在做加法,不断扩张自己的品牌矩阵,但这种商业模式引发的效率问题仍然被拷问。去年12月22日,I.T集团突然对瑞典设计师品牌Acne Studios发起收购要约,斥资约4.23亿港元收购Acne Studios已发行股本的10.9%。
在截至2017年及2018年8月31日止年度内,Acne Studios净利润分别为1.48亿港元及1.44亿港元。在OFashion迷橙联合Nielsen发布全球首个潮牌大数据研究趋势及用户分析报告中,Acne Studios被评为中国潮流年轻人最爱的十大品牌之一。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国内设计师品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此次入股Acne Studios对I.T集团而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帮助其打破天花板。
虽然I.T集团站在风口上,但在新市场环境下也开始暴露软肋。数字化时代,I.T布局电商已经晚了一步。
密集的门店网络和代理品牌曾经构建了I.T集团的庞大帝国,但是随着租金等实体门店成本攀升,消费者线上消费分流了实体店销售,集团自然面临着毛利率和坪效下滑的危险,造成了去年营收90亿仅赚4亿的尴尬局面。
数字化转型挑战是零售业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全球900家店铺的快时尚品牌Abercrombie&Fitch估值不敌十余家店铺的Supreme,业绩转冷快时尚巨头Zara如今也要面对高企的实体店成本也要发愁,靠疯狂渠道扩张撑起的黄金时代转眼便成为包袱。
潮流文化似乎在内核中便与电商更匹配。一周前,市值高达50亿美元的英国在线奢侈品零售商Farfetch发起上市以来最大一笔收购,表示将斥资6.75亿美元拿下潮牌Off-White母公司New Guards Group,交易最快将于第三财季完成。
数据和年轻人是时尚电商持续运作的燃料,二者也恰好是潮流文化的核心,这为此次收购提供了根本意义上的合理性。随着潮流生意日益紧俏,拥有Off-White的New Guards Group近来颇受关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称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也有意收购New Guards Group。
线下渠道依然占据了I.T集团的大量精力。今年3月,法国奢侈品百货老佛爷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心L+Mall的新店开始试营业,由老佛爷百货与I.T有限公司以50:50股比合资成立。这是该百货在中国的第二家店,第一家位于北京。 老佛爷百货于2013年与香港服饰零售商I.T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中国市场,计划在2025年前在中国开设10家门店,业务规模有望达10亿欧元。
自2011年起在内地扩张遇阻后,I.T集团于2014年开始先后引进Vetements、Off-White两个当红潮牌,更成为Off-White的中国地区合作伙伴。目前Off-White已在中国内地的上海、北京、天津和西安开设6家店铺,在香港开设3家店铺,除澳门门店外其合作伙伴均为I.T集团。
共2 页 [1] [2]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