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相比,现在的罗森便利店行进速度非同一般。1996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的罗森,当时的合作伙伴是联华超市,二者分别占合资公司的70%和30%。8年后,上海华联罗森控股权第一次发生改变,日本罗森将其70%的持股比例降至49%,百联集团则持有其51%的股权。
直到2011年,日方增持合资公司股权比例至85%,经营管理由日方主导。进入中国市场时,在日方管理时代,尽管商品管理方面是遥遥领先的,但由于日方对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不熟悉以及进入中国后的2000年代初期,政府对开店的限制,导致开店扩张很慢,之后交由联华管理后,一段时间罗森的店铺数达到343家,发展迅猛,但由于日方管理少,商品管理减弱,也让罗森发展艰难。2010年日方主导经营后,罗森重新对市场进行定位,前几年一直在商品开发上下功夫,直到2015年再次开启扩张步伐。
便利店竞争加剧
除罗森、全家等外资巨头加速圈地以外,资本助推的新兴便利店企业如便利蜂等也在追赶布局。尽管受资本因素影响,邻家、131等便利店品牌在2018年发展受挫。但总体来看,便利店的竞争仍处于不断加剧的趋势。
这也为发展节奏相对稳妥的企业带来了不少压力。7-11北京副总经理朱赤兵就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不可否认,资本型便利店的入场和扩张已经使得传统便利店企业的发展承压。许多便利店企业依托强大的资本迅速占领市场最佳位置,使得选址资源变得稀缺。另外,一些便利店企业为了抢占好位置可能会出更高的租金,也使得便利店开店的租金成本有所攀升。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调查显示,便利店的发展压力主要来自房租及人工成本因素,同时新品牌的进入以及来自跨界企业的竞争也为便利店的发展带来的较大的威胁。2018年,46%的门店店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店租的上涨对于门店的可持续运营带了的极大的威胁。基于2018年的市场情况,大多数便利店企业对于2019年的市场预期要高于去年。2019年计划开店数量多于2018年开店数量的便利店企业占到了调查的80.9%。其中,2019年计划开店数量集中在100-299家的企业占到40.4%。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 王晓然 徐天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罗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