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家酒店集团与凯悦酒店集团宣布成立合资酒店管理公司,面向中高端市场。这是继之前13个中高端品牌后,首旅酒店对中高端市场的再加码。有分析指出,在中高端领域,首旅酒店还没有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品牌。在与凯悦联手背后,是首旅酒店“学着干”的决心,以及本土酒店集团缺乏品牌打造能力的现状。
首旅酒店联手凯悦成立合资公司
继世茂集团与喜达屋资本集团、华住酒店集团与雅诗阁等合作案例后,国内酒店业于近日迎来一场新“联姻”。2月26日,北京首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旅酒店”)发布公告,宣布如家酒店集团与凯悦酒店集团将成立合资酒店管理公司,并创建全新酒店品牌,直指中高端市场。
与其他酒店集团对中端酒店的划分不同,首旅酒店更乐于将其称为“中高端”。例如在2017年首旅酒店与如家酒店初步整合之际,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兼如家酒店集团董事长、CEO孙坚曾表示将成立高端酒店事业部、中高端酒店事业部和经济型酒店事业部,其中高端和中高端成为发展重点。
在本次发布会上,孙坚依然坦率地表达了他对中高端市场的看好。“中国正在消费升级。”他说,“中国酒店市场需要注入跟过去不一样的东西,就是品质。但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两种东西,一种是自己干,一种是学着干。”
最初筹备时,孙坚特地带着凯悦全球营运大中华区总裁何国祥在和颐至尊酒店转了很久,比划着酒店的客房,问以这样的配置为基础改善可不可行。最终,“学着干”这件事成了,双方一起掏出了5亿元,建立了一个“不属于如家也不属于凯悦”的全新公司。
新诞生的合资公司同样定位于中高端,更加证明近年来首旅酒店对这一领域的“执着”。据2018年半年报,首旅酒店旗下的本土中高端酒店品牌已达13个。
作为对比,在2018年半年报中,上海锦江国际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江股份”)的本土中端品牌约8个;据官方加盟信息,加上桔子水晶,华住酒店集团旗下的全部中端品牌也只有8个。

首旅酒店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截图
多家酒店集团发力中端酒店市场
在经济型酒店逐渐黯淡的背影后,中端酒店近年来以燎原之势迅速席卷全国。在各大酒店集团跑马圈地的形势下,中端酒店市场逐渐演变成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格局。
据酒店产权网行业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8年,“锦江系”的维也纳新开业酒店416家,总开业酒店数量达到905家;麗枫也表现不俗,两项数据均位居第三。“华住系”则有全季撑腰,2018年全季酒店新开业酒店共201家。另外,桔子水晶也以219家的开业总数为“华住系”的地位保驾护航。
从酒店数量来看,在2018年三季度报告中,首旅酒店全部中高端品牌的酒店总数为610家,如家精选、如家商旅、和颐位居前三,分别有175家、150家和136家。
前瞻产业研究院曾在分析“锦江系”的铂涛酒店时指出,酒店市场下行,竞争方式正逐步转变为品牌竞争。铂涛采取的多品牌战略在令消费者难以分辨的同时,也不利于沉淀品牌价值。这一情况在首旅酒店的多品牌战略中也有所体现。例如首旅酒店旗下的扉缦,自2016年开始至2018年9月,数量始终为2家;璞隐在这段时期内也仅由1家增至2家。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