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AKA作为日本西部第一大都市,诞生了许多具有“匠人精神”的潮牌,吸引时尚行业的目光。在这次的大阪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潮流品牌及时尚品牌大多落位于商业街区内,然而在国内,潮牌的存量很少,且更偏爱购物中心,由此想到是否因城市特性而导致选址的差异?结合此次大阪的商业考察,我们希望解读潮牌选址与城市特性之间的关系。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阪的百货内很少会布局潮牌及时尚品牌,日本本土的品牌数量较多,且客群年龄较高。本地客群跨度较大,时尚品牌集中在集合店或者是买手店。生活方式、跨界零售、跨界餐饮等在大阪的购物中心内占据主导,环境、场景、公共区域等细节的打造细节关怀,向消费者传达的更多是一种简单舒适的生活方式。
城市中的商业街则承担更多的潮流品牌布局,受街拍文化及潮牌限量经营的作用,部分买手店或潮牌店会以充满品牌特性的店铺设计“隐匿”于街道内,大量游客驻足街区打卡留念。即便商业街本身的交通便利程度不高,当碰到了潮牌换新季,也常常会在街道内看到大排长龙的景象,逐渐由潮流聚集地转变为城市的时尚名片。
心斋桥
人气爆棚的大众时尚购物区
独特的心形LOGO,随处可见的大国药妆店,以及各式各样的快时尚品牌,整个区域以心斋桥商店街为主轴,这条约600米的街道上,几乎开设了近200间商店,同时向两边分散出小街道巷弄。作为大阪最大的购物区,这里从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

相较于橘子街而言,心斋桥具备了跨度更广的品牌可供选择,囊括快时尚、休闲服饰以及各类运动品牌、时尚品牌大多分布在主轴中;向四周散开的小街道内会有较多的餐厅,以及一些潮牌买手店。项目与地铁接驳的特性,加上大跨度的品牌分布,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年轻白领以及外地游客。小视频以及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更带来大量中国游客打卡拍照。
橘子街
影响力最强的潮牌聚集地
橘子街位于堀江的中心,堀江地区过去以专卖家具为主,二十世纪末,室内装饰店、咖啡屋、杂货店、潮牌服饰店等各式各样的个性店铺在这里日渐兴起,慢慢地变成了现在大阪最富有时尚气息的街道之一,橘子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营服装零售业态,另一部分则保留着以家居为主的业务。
橘子街内则更多的是一些知名度和热度都很高的潮牌如SUPREME、Bape、Champion等,整体街区以张扬、个性为主基调,融合了街头、美式、日系等多种元素。由于潮牌小众属性,消费者数量与心斋桥区域有很明显的差距,慕名而来的游客及本地消费者较多,大多为了心爱的潮牌而前来消费以及街拍。

结合大阪城市特性挖掘:
商街生存的优质土壤
1. 城市商业网络
相较国内而言,日本的线下实体商业网络十分完善。我们看到,大阪的商业形态丰富,同时各大商场通过各个车站生态圈相关联。在各车站之间的地带以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布局,地下通过商业街串联,从而构建地上连接地下,形成区域以点带面的网状商业生态图,商圈内各个项目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易形成客流共享。
2. 商街特点
商业街集中分布在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功能较齐全,美食、药妆、服装、电玩及生活用品为主力业态,力求打造一站式消费。同时,每条商街可以延绵两至三公里,并配有遮阳棚等人性化设计。各零售店铺看似门面小,实则里面别有洞天,即使是一般的店也能安放较大数量的商品量,同时各家店特色不一,顾客的可供选择性较广。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潮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