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价格战”的延续,很多二三线快递企业几乎已经无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快递网络的“盈亏门槛”也越来越高:大约10年前,这个门槛的标准是30万件/天;5年前,飙升至80万件/天;3年前,已经提高到100万件/天。现在呢?如果日单量没有200万件,恐怕很难盈利。
这种情况下,二三线快递如何追赶?
多元化求发展、个性化求市场,或许是一条走得通的出路。
在这个方面,一些快递公司逐步发力快运、城配、零担市场的做法值得借鉴。
04“资本运作”还有得玩吗?
资本运作是一门管理学问,值得当前所有快递掌舵者学习和研究。
老鬼同一些企业管理者交流中,他们也痛斥资本给行业带来的困扰:企业估值越炒越高、管理成本越炒越高、人工成本越炒越高,业务量确实也提高了,但最为核心的业务收入却越炒越低。
资本正让原本务实的快递业变得越来越浮躁。但与此同时,任何一家二三线快递企业,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很可能撑不过三个月。
资本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
吗啡使用得当,也可以医伤治病。具体怎么玩?资本服务于战略规划、资本服务于企业愿景,资本服务于基层网点。
然而一个前提是:你首先得有钱。
05“经济杠杆”怎么用?
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和绩效考核标准的科学化、合理化,简单的“以罚代管”早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且弊端重重。
这些年,因对时效延误导致的被罚不满,多家快递企业都曾出现网点罢工或跑路现象,一度造成快件积压。这些现象并不是个案,而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不只是一线快递,“以罚代管”的做法在二三线快递中更为普遍。
在快递企业传统经营理念中,罚款一度被视作最有力、最有效的“经济杠杆”来加以利用。然而,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和绩效考核标准的科学化、合理化,简单的“以罚代管”早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且弊端重重。
“经济杠杆”怎么用?一个合适的支点必不可少。
比如,可以通过派费的多少来平衡全网的稳定,可以通过中转费、班车费等的优惠来鼓励末端网点发展,还可以通过直接的补贴来维持偏远地区网点的运行…...所以这一切,均以全网稳定为支点。少了这个支点,“经济杠杆”就是一杆失去准星的秤,难以为继。
临近2018年年底,也深处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快递行业的下半场,二三线快递们不敢有丝毫怠慢,想尽办法,迎头赶上。只是希望这一步走得不要太晚,因为未来的路尤其艰难。
(来源:虎嗅网 驿站老鬼) 共2页 上一页 [1] [2] 国家邮政局:快递服务问题占申诉率的97.3% 唯你网账e捷助力德邦快递 升级数据审核新模式 京东高端快递服务“京尊达”升级 自建机场中转站!亚马逊向快递业迈出重要一步 音响保价也没用? 德邦快递保价2万元只赔2000元 搜索更多: 快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