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非零和博弈环境下,市场主体之间依然存在优胜劣汰。快递行业的具体现状是,挣扎在“倒金字塔”底端的二三线快递企业或多或少面临着出局的危险。在商言商,谁能笑到最后,还没有确切答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沐着朝阳产业的光环,二三线快递企业却过得并不滋润,非但没有享受到阳光,更像是在阴影下挣扎。
这期间充满了艰难与不易,疑惑和坚守,无奈与喜乐,迷茫和求索…...商战无情,去除兄弟情义,老鬼在长时间与企业创始人和高管的交流中,尝试着梳理了二三线快递企业经营、发展、重组、突围中的5个共性问题,希望能够引发更多讨论。
01如何堵住“吃空饷”黑洞?
总部为了维系整个网络平稳运行,多会在派费、中转费,甚至物料、班车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优惠。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确实能给网点减轻负担,但也容易滋生惰性,一味坐等补贴,而不是拓展市场。
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总部为了维持网络的完整、平衡或者鼓励基层网点拓展市场和业务,往往会在派费、中转费、班车费等方面给予一定减免扶持。此举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聚拢人气,但长此以往,也会让网点产生依赖,甚至就靠吃补贴和派费存活。一旦补贴取消或降低,这些网点要么停收罢工,要么转投其他公司。
不论是哪种结果,都会影响网络稳定。怎么破?老鬼的朋友安德华给出的经验是:
“别让政策卡在中层。”
他认为,只有推行扁平化管理,精简机构和人员,总部直对基层网点,才能在最大程上调动网点积极性。同时,慎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对于“吃空饷”的“无良网点”更是不能手软,要坚决予以清除。
02怎样跳出“漩涡”困境?
马太效应下,人才、资金、网点等优质资源必然会向优秀的企业靠拢。对于二三线快递来讲,这就是一个“漩涡”。身处漩涡,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大考验。
所谓“漩涡困境”,是指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诸如人才、资金、网点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均纷纷向顺丰、“通达”等一线快递企业靠拢,或者被他们吸纳。
在和多家网点负责人交流中,他们不止一次跟老鬼说,现在连业务员都已经成为稀缺资源,二三线快递在发展中随时面临着“被抽空”的可能。
通常来讲,创始人的个人魅力,丰厚的薪资待遇,股权激励机制…...被认为是化解该困境的有效办法。
但根据老鬼的调查,目前二三线快递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层管理者,流动性仍明显高于一线快递,“漩涡困境”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03如何跨过“盈亏门槛”?
统计显示,今年下半年行业单件收入降幅或扩大:截至今年10月份,快递行业单件价格为12.13元,较2017年同期下降2.5%,与去年同期降幅保持一致;但分月份来看,从5月份开始,行业单件收入降幅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扩大。
同时,市场集中度持续向一线龙头集中,头部快递企业市占率依旧持续保持上涨趋势,各家快递业务量依旧快于行业5%~10%左右。
当市场集中度持续向一线快递企业集中的时候,处于二线的快递公司的竞争压力势必加大,市场份额也逐渐被蚕食。

共2页 [1] [2] 下一页 国家邮政局:快递服务问题占申诉率的97.3% 唯你网账e捷助力德邦快递 升级数据审核新模式 京东高端快递服务“京尊达”升级 自建机场中转站!亚马逊向快递业迈出重要一步 音响保价也没用? 德邦快递保价2万元只赔2000元 搜索更多: 快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