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战火烧到闪电仓
诸如现货即售无需预售、价格直降无复杂计算规则这类在预料之中的常规优惠政策,已经难以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激起多大的涟漪。而且随着各类购物节密集涌现,消费者与商家逐渐陷入审美与参与疲劳,对购物节普遍产生麻木心态。
就当这场电商大战步入白热化阶段,闪电仓突然成了搅动战局的变量,为这场竞争增添了变数。
10月29日,美团亮出“品牌官旗闪电仓”的全新打法,首批已在包括北上广深等在内的十多座城市落地。参与其中的品牌既有索尼PlayStation、罗技等数码品牌,也有欧莱雅、珀莱雅、毛戈平等深耕美妆赛道的头部玩家。
整体观察,这些品牌普遍拥有较强的线上基因,却在下沉线下即时零售场景时面临难题,一方面,仓储建设成本高昂,前期投入巨大;另一方面,缺乏线下履约的成熟经验,在配送效率、服务品质等方面面临挑战。
而美团通过与品牌商家合作共建闪电仓,品牌商家无需自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仓库和配送体系,只需提供商品和品牌授权,美团负责仓储管理、配送服务等环节。这种合作模式大大降低了品牌商家的进入门槛和运营成本,让更多品牌能够轻松参与到即时零售的竞争中来。
这也契合美团闪购对品牌官旗闪电仓的期望,在官方介绍中,闪购明确把目标指向那些线下渠道薄弱的电商品牌,为这类品牌开拓即时零售增量新渠道。
动作落地仅两天,淘宝闪购快速跟随美团的脚步,于10月31日推出闪购仓新品牌“淘宝便利店”。发布会上,淘宝闪购即时零售总经理根仙强调了生态共赢的愿景,不自建仓库、不开实体店、不与商家内卷,选择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吸引优质商家进行合作。
同时,阿里系的整合还在继续。就在近几日,饿了么内测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释放出进一步融合的信号。尽管目前两者在组织结构上还未整合,但业务协同的趋势已十分清晰。
随着各大巨头纷纷出招竞逐“即时”新赛道,品牌官旗闪电仓的横空出世、淘宝便利店的惊艳亮相以及饿了么变身“淘宝闪购”,围绕近场零售基础设施展开的这场激烈较量,将直接影响双11即时零售市场的最终格局。
03
新想象仍在酝酿
城市街头的骑手们仍在夜色中穿梭,将订单送往千家万户时,即时零售在今年的双11无疑成为了一片硝烟弥漫却又充满机遇的新战场。各大电商平台与线下零售商纷纷投身其中,以即时配送为利刃,在满足消费者“即时满足”需求的赛道上激烈角逐。
但这场年度商业大戏的精彩之处远不止于“最后一公里”的比拼,科技力量的深度加持也正重塑战局,成为重构“人货场”逻辑的关键变量。
从平台端的布局到商家端的实操落地,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拓宽发挥空间。今年双11,天猫第一次将AI全面落地大促,京东也携多款大模型大模型强势出击,渗透到售前、售中、售后、物流等全场景,帮助品牌和商家降本提效。
相较于淘宝、京东着力巩固基建的路径不同,抖音持续放大自身的内容生态优势,将发力重心聚焦于AI交互领域。把豆包接入抖音商城,意味着抖音电商增加了一个新的交互入口,既能优化用户购物决策流程,也能为平台沉淀精准的消费需求数据。
而对于商家而言,用AI搜索、素材生成、智能客服承接运营需求,这些实打实的成效让中小品牌也能在大促中实现降本增效。平台搭台、AI赋能、商家唱戏的生态,让双11的竞争从流量内卷转向能力深耕,传统电商的线性决策链条被极度压缩,“需求即满足”的即时性体验与智能性服务正在融合。
这场游戏,才刚刚进入更具想象力的新开始。
来源:亿欧网 杜心怡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