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与新店的“先天不足”相比,老店的陨落或许更让人可惜。
这一部分店铺原本有着前面5年、10年积累起来的“抗跌资本”,却因为陷入业绩下滑的恐慌,主动加入到了这次价格战中,一番“瞎操作”过后,反而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优势。
“原本一天卖10万降到现在一天卖5万其实没有关系,因为业绩下降是全行业的事。原本有抗跌优势,却因为认知误区,盲目降价的老店其实是最惨的。”蒋毅强调,餐饮老板应该坚守一个底线——千万不要拿刀去捅自己,在进入下一个周期之前,只要能活下去,就应该尽量减少无效动作和反向操作。
在他看来,有积累和基础的老店,绝不应该像新店一样通过疯狂的拉低价格来获客,但很多餐饮老板将生意下滑看得太严重,情急之下的过多“操作”比如降价促销、营销推广等,本质上反而动摇了品牌的生存根基。
现在,没有人能精准预测“价格战”什么时候会结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供需还不平衡,只要商家还在着急忙慌地“瞎操作”,低价的风潮就停不了。
此外,堂食客单价“触底反弹”的希望也很渺茫,餐饮消费已经回归理性,未来的客单价会稳定在“大家觉得值”的区间。
餐饮“躺赚”的时代,已经过去。
破局者逻辑,餐饮商家的生存指南
正如王莆中所说,餐饮已经正式进入了一个超级性价比时代,这是一个凭真本事吃饭的时代。
消费者对于超级性价比的追求,正在重塑餐饮业。餐饮商家必须比过去几年付出更多的努力、创新、耐心,必须更加重视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的体验。
堂食客单价的下跌并非绝境。破局的关键,在于跳出“低价依赖”思维,转向价值竞争。想要突围,不是比谁卖得便宜,而是比谁更能精准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仅靠价格竞底而没有核心竞争力,迟早也会被市场淘汰——因为总有人比你价格更低。
蒋毅建议,有积累的老店不应该像新店一样疯狂降价,而要把80%的精力放在守住转化率上,再用20%的精力尝试拓新。
“有积累的老板其实都应该思考,在你们家反复消费的这些人到底在乎什么?他们真的是完全在乎价格吗?不一定。如果他们只在乎价格,你一定拼不过那些搞9块9、19块9的。”蒋毅指出,老店的优势,一定是老顾客认你的味道和品质,而守住他们比抓住新客更加重要。
未来食餐饮战略咨询创始人余奕宏同样反对盲目降价。他认为,一味“竞底”是一条不归路。对餐饮而言,真正的机会在于满足那些追求“质价比”的消费者。
在余奕宏看来,商家与其继续向下卷价格,不如向上卷能力、卷效率、卷产品结构和供应链。他分享了一个案例:上海有家中餐店,在听取他的建议后,不仅没有降价,反而将客单价从100元涨到120元,对标150-200元品质的餐厅,结果生意火爆,成了当地品类头部。
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在“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上也曾指出,餐饮经营的逻辑已经变了,现在一家餐厅想要获客,首先要让消费者感觉这顿饭就值这个价钱,因为顾客的消费需求并不是在“降级”,而是在“升级”。“南城香现在的产品结构、改革策略,都是按照消费升级的方式调整。”
据红餐网观察,很多品牌也已经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有奶茶店主打“现煮茶底”,有的火锅品牌将冻品丸滑换成手工现做,虽然价格有一定上涨,但生意更火了,消费者愿意排队等位。归根结底,顾客要的不是更便宜,而是要自己的钱花得更明白、更值得。
结语
堂食客单价跌回十年前,对餐饮行业来说,其实是一个拐点。它彻底戳穿了“低价就能活”的假象,也将倒逼更多商家认识到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竞争”的重要性。
洗牌过后,市场会更清晰,能站稳的,一定是懂长期主义的品牌。毕竟餐饮的核心还是“复购”,思考如何让消费者觉得“值”,才是生意能做长久的关键。
来源:红餐网 钱俊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