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堂食客单价跌回十年前,两类门店面临“生死局”

  来源:红餐网 钱俊

  堂食客单价已经下跌至接近10年前的水平。

  “我们能看到,今年的(堂食)客单价已经非常接近2015年。”在最近举办的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抛出的一组数据在行业内激起一阵热议。

  在人工、房租、食材成本连年上涨的今天,堂食客单价为什么会跌回十年前?当客单价回到10年前,市场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组数据背后的全貌,远比“价格战”更复杂。在供给、消费、平台的多重博弈之下,餐饮行业的新一轮生死洗牌正在进行。

  谁在拉低堂食客单价?

  9.9元能买一杯果茶咖啡,25元能吃一荤两素的快餐,这种低价常态如今已经渗透到餐饮行业的各个赛道。

  2025年餐饮堂食客单价的“十年回归”,并非简单的价格倒退,里面既有市场结构性的问题,也和品类趋势、消费趋势的变化息息相关。

  首先,2025年全国餐饮门店数仍然保持着净增长,供给过剩的现象并没有缓解。

  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5年8月,全国餐饮门店数量已突破760万家,企查查数据则指出,餐饮企业存量高达1603万家。

  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市场根本装不下这么多餐厅。

  红餐网专栏作者、豪虾传创始人蒋毅认为,按照中国的人口推算,餐饮市场的合理容量应在三百多万家门店左右,而目前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几倍。

  当供给端严重过剩,多数门店又缺乏核心获客能力时,“低价抢客”就成了新店的无奈选择。

  王莆中表示,大量新开门店尤其是最近三年扎堆开的新店,让堂食的人均价快速下滑。

  原因在于,在这些新增的门店中,快餐、茶饮、咖啡等低客单价品类占比持续攀升,连原本客单价较高的中式正餐、西式正餐赛道,新开门店的客单价也在不断下探。

  换句话说,这种低客单品类权重激增,加上高客单品类主动降价的结构性变化,硬生生地将行业堂食客单价均值拖向了“十年前水平”。

  除此之外,餐饮消费需求的重构也在加速堂食客单价的下滑。

  近年来,商务宴请这类高端场景需求持续萎缩,日常饱腹、亲友小聚等场景转而成为主流。消费场景的分化,加剧了堂食的价格分层。而这背后更深层的变化则是,消费需求变了。

  据红餐大数据,2024年餐饮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者占比已较2023年下降,从50.0%降至31.3%。一组更直观的数据是,截至2025年8月,全国餐饮大盘人均消费已经降至36.6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7.7%。

  消费者更愿意选“平价又优质”的餐饮,消费支出也越来越理性,不再轻易为溢价买单,这种转变也逼着商家调整堂食的定价策略。以前,一桌饭菜买单300元属于正常,但现在更多家庭会选择200元的3-4人餐。

  最后,2025年外卖市场竞争白热化,外卖大战下疯狂的低价补贴,也迫使不少商家跟着做低价堂食套餐,压低堂食客单价以保持竞争力。

  两类商家面临生死局

  表面上看,堂食客单价下跌似乎把所有商家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情况可能相反。

  不同商家正在被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比如以新老门店的现状来看,我们将最近三年新开的门店称之为“新店”,它们之中很多在低价红海中成批倒下。而开业5年以上的“老店”,又有不少在恐慌中迷失方向,低堂食客单价的影响之下,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正在发生。

  对于还没有稳定客源的大多新开门店而言,压低价格几乎是他们唯一的获客方式。但商业竞争很残酷,低价绝对不是餐饮门店的“免死金牌”。没有核心能力支撑的低价,本质上就是自毁式入局,从今年的市场现状来看,“低价冲量”的玩法,无疑加速了大部分门店的死亡。

  据公开数据,2023年,餐饮门店生命周期已经从2015年的2.1年缩短到16.9个月,而据红餐产业研究院预估,这一趋势仍将持续,2025年餐饮门店平均存续周期或降至15个月左右。

  走进任何一个美食商圈,你可能都有这种感觉:一年前光顾的店铺早已改头换面;在同一条街上,火锅、烘焙、烧烤等同品类商家扎堆出现,除了血拼价格,似乎别无他法。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门店,最终只能成批倒下。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