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化妆品那些事 尹莹
今年化妆品零售额首次出现负增长。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数据显示,今年1-5月化妆品类零售总额整体呈现增长态势,1-2月、3月、4月、5月分别实现同比增长4.4%、1.1%、7.2%、4.4%,其中3月增幅最低,4月增幅最高,5月销售额为435亿元,创下上半年峰值。而6月实现销售额407亿元,同比下降2.3%,是今年上半年化妆品类零售首次出现负增长。

壹览商业对比2021-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零售总额与社零总额的增长趋势发现,在2021年,化妆品类1-6月同比增长率达26.6%,高于大盘的23%。此后,化妆品零售总额增速都没能明显跑赢社零,在2022年以及今年,都比社零总体增速要慢2个点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及今年6月化妆品类零售额是今年月度首次出现负增长,6月大盘增长幅度却达4.8%。但相较2024年6月化妆品零售额同比14.6%的减少,今年6月化妆品零售额2.3%的减少额度已经收窄。
01
618大促也卖不动美妆了?
从2021-2025年的近5年数据可以看出,化妆品类1-6月零售总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尽管2022年出现了小幅度的同比下降,但随后几年持续增长,表明化妆品市场在经历短暂波动后继续扩张。具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达1917亿元,2022年略微下降至1905亿元,2023年回升至2017亿元。
尽管6月有超长周期的618大促、端午促销等加持仍未扭转颓势,反映出目前美妆行业正面临的促销失灵与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从数据来看,6月美妆类零售总额在5年间波动明显,2021-2023年实现3连增,但增幅逐步放缓。而到2024年6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出现断崖式下跌,一举跌至14.6%,成为近十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今年情况仍旧不容乐观,延续2024年跌落情况,成为今年月度首跌。

这一趋势表明,618大促对美妆行业的拉动效应正持续减弱。
618大促通常集中在6月上旬至中旬,但今年早在5月初,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就已经开始进行618预热和首波促销。淘宝天猫第一波抢先购预售预热时间为5月13日,5月16日就已开启尾款支付及现货抢购;而第二波现货预热也在5月27日就已开启,京东、抖音等其他电商平台的大促时间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还未迈入6月,618大促就已经卖了两波。
从5月13日到6月20日,各大主流电商平台首次开启长达39天的大促活动,所有具有超长战线的618带来的就是消费需求提前释放,从而加剧了月度数据波动。品牌为冲刺大促业绩,往往将资源集中于折扣活动,导致6月下旬陷入促销空窗期,整体美妆零售数据被拉低。
此外,美妆行业促销频率、折扣力度连年增加,消费者对折扣敏感度也有所下滑,618的价格锚定作用失效,部分品牌因利润承压而缩减促销力度,进一步削弱了大促效果。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