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首店“泛滥”
但为啥都还抢着冠名?
虽然首店的概念并非今年才有,但不得不说,今年的“首店”迎来了井喷和高光时刻。同时,越来越多的“花活”出现在首店中。有人戏称:这年头,不搞个首店,显得很没有势能。

为什么首店被越来越重视?我们分别从品牌方、商场端、政策扶持几个角度来分析:
1、商场邀请“首店”进驻,吸引客流,加速复苏。
2023年,面对过去的“高空置率”,以及复苏大势的推进,商场餐饮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根据内参君观察,一方面,“贴身肉搏”的现象更多,一些头部品牌不怕硬碰硬,甚至就在隔壁开出竞品,睁眼就是激烈的厮杀;另一方面,商场需要更多的噱头来吸引顾客,这个时候,“首店”成为重要的引流利器。
换句话说,竞品对打,有了“首店”的加持,品牌能讲出更好的故事,也更有吸引力。
2、餐饮扎堆,内卷严重,需要更好的筹码拿到好铺面。
前两年,商场餐饮面临出清和唱衰,而今年,不少品牌有开始陆续进场找铺面,北京一位招商负责人曾向内参君透露,日均看铺量持续上涨,商场也进行了餐饮布局的优化,增加餐饮区域,甚至将其它零售区、超市区改成餐饮区。
这无形中增加了餐饮的“内卷”,想要拿到更好的铺面,商场也需要更多筹码。而这个时候,首店就是不错的加分项。
3、政策支持和鼓励。
9月6日,拉萨首店经济相关补贴开始申领,鼓励国内知名品牌在拉萨市开设首店,择优选取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品牌首店,最高奖励金额达到300万;无独有偶,武汉市商务局公布《武汉市支持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试行)》,对全球首店、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华中首店、武汉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等,进行明确划分;北京、成都也出台类似细分政策。
10月9日,《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正式印发,知名内地、港澳、国际零售品牌在南沙开设首店或旗舰店,最高可获300万元补贴……
04
首店也会经历洗牌
真新意才是持久之道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首店经济的繁荣,事实上也会更加倒逼着品牌加快脚步“向内求索、向外生长”。
开出“首店”,原本是头部、成熟品牌们,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布局,以及对品牌定位的升级、向外拓展的的部署等,尽管过程中会夹杂一些“噱头”、“标签”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打响品牌势能,归于本质,“开首店”对企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意义上的重要战略意义。
但,去伪存真,如果没有实质的创意,强行加上“首店”的标签,也不过是个标签而已,并不能代表品牌真实的实力。
先创新升级,再首店;而不是,“先冠名首店”,再割一波韭菜。
毕竟,不论是“首店”、“伪首店”还是“高仿假首店”,任何品牌、店面都会经历行业洗牌,产品、口碑、经营,才是餐饮企业的立身之本,在营销的噱头下先找到品牌真正的特质,进而挖掘出真新意,才是持久之道。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张鳗鱼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