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赛道的巨大潜力是资本方频频下注的关键因素,但咖啡时代的到来还只是序幕。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咖啡豆总消耗量为28.8万吨,与美国、巴西、日本等咖啡产业已相对成熟的市场相比是一个极小的体量。2022年中国人均年饮用咖啡量仅为11.3杯,远低于巴西的376杯、美国的288.9杯和日本的207.4杯。
人均年饮用咖啡量无疑是9.9元咖啡战重要的赛道基础,而价低物廉的咖啡无疑将提高咖啡品类的渗透率,向更下沉的市场扩张,同时提高消费频率,在已有的市场中寻求更多增量。
价格只是表象
咖啡赛道的竞争仍需回到基本盘
回归到这场咖啡战的细节,我们不能发现交战双方的种种不同。
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介绍,规模化效应之下,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约为5.5元,加上房租、人工、水电杂费等的综合成本在9元以下。
瑞幸咖啡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则提到,瑞幸已经建立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可以在保持合理利润率的同时,达到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杯量,其他品牌很难在该方面与瑞幸进行竞争。
在瑞幸高调宣布常态化9.9元策略的第二季度,总收入为62.01亿元,同比增长88%。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9.9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15亿元。
身处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品牌,带着不同目标,狭路相逢,一方是开疆扩土的冲锋战,另一方则是稳固根基的守城战。
但无论怎样的目标,价格战的背后,是基本盘的比拼,是运营效率、原材料成本、制作工艺等全产业链要素的竞争。
从这一点来看,已经稳健发展多年的瑞幸咖啡无疑有着更大的优势,颇有“拔苗助长”意味的库迪,虽然短时间内门店规模大幅增加,但供应链体系的不完善,门店运营体系的不完善,都导致其开店率与闭店率双高。
有相关媒体报道,库迪咖啡闭店数在18家典型连锁咖啡品牌中占比达到了39%,相当于每3家倒闭的连锁品牌门店中,就有一家是库迪。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价格只是影响消费决策的一个因素,产品品质、上新频率、品牌营销等等,都至关重要。当咖啡走到如新茶饮一样的“内卷程度”,所要考量的绝非只是一杯咖啡的价格这么简单,计算公式将更加复杂。
扑朔迷离的咖啡赛道,还将上演怎样白热化的竞争?“拼夕夕时代”几时会有转变?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蔡大柒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