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不再紧盯GMV 电商大促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01

  静悄悄的电商大促

  相信大家在大促的时候为了省钱都会凑满减,有时候总价不够满减门槛怎么办?没关系,金额不够,朋友来凑。

  “200-15有没有人拼单?”“有没有人有300-30的东西要买?”

  只要在群里吆喝一声,就会有同样蹲点大促购物的人响应你。

  遥想2009年时,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的淘宝,借着光棍节的由头举办了一场网络促销活动,本来只是想试一试看看效果,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也有限,但营业额远远超过预想的效果,于是双11购物节就成了淘宝固定的大促活动。

  而另一个知名的电商狂欢节,则是京东看到老对手的成功后,紧跟着在2010年年中店庆日当天重点推出的“618购物节”,借着这个节日来巩固中国电商的双巨头格局。

  本来只是两个平台自己的节日,但看到促销的盛况后,其它电商平台也都纷纷在这两个节日里发起了不同的促销活动,从此,双11和618便成为了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所有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在这两个节日里尽情地狂欢。

  随后,电商平台不再满足于一年两次的购物节,又开始了新的“造节”活动:“99划算节”、“造物节”、“双十二购物节”、“88会员节”、“818发烧购物节、”“年货节”等等,不管是平台的店庆日,节假日,还是有谐音寓意的日子,都被电商平台当作由头过起了购物狂欢节。

  然而,越来越频繁的大促,让消费者和商家都渐渐陷入了疲软期。尽管对消费者来说大促有优惠,对商家来说能够通过促销提高销量,但往往上一个购物节刚结束,下一个购物节便又来了,高强度的大促还是让二者力不从心。

  此外,越来越复杂的优惠方式,越来越长的战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消耗了消费者的耐心和热情。

  而电商平台“第三极”的拼多多,在2019年推出了百亿补贴活动,直接对特定商品进行降价处理,用直白的低价来吸引用户消费。这种常态化的大促方式,也让一部分消费者不再选择等待特定购物节,直接在百亿补贴上购买商品。

  另外,后疫情时代,直播电商开始兴起,直播间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最低价的大促活动,“直播间更优惠”也逐渐成为消费者共识,渐渐分流着购物节的热度。

  2022年已经过了大半,和往年热闹的节日促销氛围相比,今年各路玩家显得安静了许多。

  比如月初的七夕节,往年各大电商平台在这个重要的营销节点,都会投入大量资源,并进行长时间的预热和推广,而今年各个平台没有进行过多的吆喝,只是简单地在平台里设置了专场和满减活动。

  由此看来,在种种因素下,传统电商平台的节日热,开始慢慢降温了。

  02

  大促热度升温的即时零售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电商的购物节已经渐渐有疲软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造节对于电商玩家来说,仍是一个绝佳的促进销量的营销方式。

  因为这么多年下来,消费者已经建立了一个“购物节=有折扣”的消费心智,通过造节IP的打造,能够激起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从而促进用户消费。

  因此,尽管传统的远场电商造节热度已经降温,但另一个万亿市场的造节热度却开始慢慢升温,那就是即时零售行业。

  7月底,即时零售赛道的巨头美团就宣布“88爽快购物节”上线,通过主打爽快的购物节,来提升消费者对美团即时零售业务的感知体验。

  这次活动涵盖了美团外卖、美团买菜、美团优选、美团电商、美团医药等即时零售业务,美团外卖更是在购物节期间官宣了代言人杨幂,拍摄了“夏日冰饮,尽在美团外卖”的宣传片。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电商大促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