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20天“买买买”的消费刺激,“打工人”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不用再熬夜比价、组团抢红包、养猫PK……淘宝页面上聒噪的广告语“全年抄底价、错过今天再等一年!”消失,你我的手机里只留下一连串“待发货”和“待收货”,以及长长的银行卡账单。与此同时,快递小哥们也迎来了数周的包裹寄送高峰……
“2020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季总成交额超4982亿元”。自2009年阿里巴巴第一次发起双十一,每年11月11日0点后,这家公司都会在其盛大的总部媒体演播厅公布当日战绩,一次次昭告天下“成交额再破纪录”,今年貌似也不例外。
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个看起来“很好很强大”的数字并不是11月11日当日的成交额,而是11月1日至11日整个“狂欢季”的总数字。
很难用连续11天的成交额和往年公布的11日当日成交额做对比,前者自然是远超后者。但是,2019年11月11日一天的数字就有2684亿元,已经超过了今年11天总销售额的一半;而按照往年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额计算,2018年、2019年阿里的数据增长率是逐年下滑的。
另一个细节也可看出阿里改变统计口径的“精心”之处:11日交易半小时后,阿里公布了3733亿元这一交易数据——由此计算,之后的23个半小时里,阿里的成交额只有1249亿元,尚不及2019年双十一全天数据的一半,听起来就远没有公布出来的4982亿元那么亮眼了。
照这样发展下去,明年、后年的双十一也许要为时更长,才能保持住“增长”势头。
阿里天猫双十一2016-2019年11月11日当天成交额

成交额和最终收入之间往往有巨大差距,毕竟双十一期间的退货、退款率很高。阿里从未公布过双十一期间的退货率,曾有淘宝服装商家告诉《财经》记者,淘宝网店平时的退货率是30%左右,双十一等大促期间退货率高达70%以上。
双十一战报未能拯救阿里的股价颓势,在蚂蚁金服的网贷金融业务被列入监管,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意见稿”的背景下,11日阿里股票在港股收跌近10%,12日开盘反弹。京东、腾讯等公司的股价也经历了一波起伏。
阿里之外,双十一游戏玩得最认真的是京东。京东向来每年公布11月1日-11日下单金额数据,今年成交额为2715亿元,按照这一数据计算,京东今年的下单金额增长率高于去年,不过这一数据也没有计入退货数额。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双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