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从秒杀到吃圭 双11消费热词背后变迁

  人在江湖,名号多就是一种资产。

  恭喜各位少侠,历经11载双十一武林大会,算力、手速、臂力、社交圈维护能力、仓库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卓越的提升,也收获了买一发十的电商消费江湖名号。

  今年天猫双11数据汇报,与往年有些不同。少了突破和超越,多了小数据的解读。00:00:26,第一个数据不期而至:订单创建峰值58.3万/秒。00:30:00,2020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元。这是自11月1日0点至11月11日0点30分的数据(不包含房产交易)。

  另一边,仅开场9分钟,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已经突破2000亿元。2019年双十一,京东全天最终累计下单金额仅为2044亿元。

  热血沸腾的数字中,少侠们再次完成一个上亿的项目,并成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记录,更凭借实力勇夺了吃圭人的名号。

  遥想当年,2011年你还是“亲”,2014年成了“月欠族”,2016年开始吃土,今年不到半月就从尾款人变成吃圭人。相信有朝一日终能成为一代“吃?人”——吃完别人的土,让别人无土可吃!

  作为一名老双11人,穷没关系,咱们名号多啊。

  经历一场狂欢后,用吐槽和自嘲等网络热词,掀起第二波情绪热浪——这一源自春晚的“狂欢定律”,在历届双11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消费狂欢后的热词是哪些?如何从一个词,变成一个群体的狂欢?调侃、自嘲、吐槽背后,他们的发展、传播有什么规律?盒饭财经试着将2010年至今的双11电商消费者常用热词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上述答案。

  好了,我们要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01

  2009-2013:初代秒杀

  2010年的双11,淘一代吴小敏提前在淘宝商城半价秒杀的活动中,相中了一个ipad,想参加活动。

  但距离活动开始前几分钟,页面显示活动已经结束。刷新几次后,又显示即将开始。熬到了两点,刷新后立刻点上,就显示已经不能购买。

  “我想问,秒杀有这么快么?” 生气的吴小敏,一怒之下匿名上百度知道提问。

  提问不久,有网友回复:“人家带着秒杀器拍的,你能拍过人家嘛。呵呵。”截止目前,这一回复已累积获得5073个赞。

  现在在百度搜索框内搜索“秒杀2010”长尾关键词,出现结果大多是秒杀网站、淘宝秒杀助手下载页面。

  秒杀,是双11热词发展的开端。

  事实上,在这之前,秒杀一直属于游戏领域。

  1993年9月21日,发行的《WEEKLY PRO-WRESTLING》杂志中自创了这一词汇,直到2000年发行的一款回合制网络游戏《石器时代》传入中国并被网友在游戏中发扬光大。

  指的就是,在某些采用倒计时模式的战斗游戏中,强大的杀伤往往只在一秒没过就结束,这类瞬间或几下击败对手就被称作“秒杀”。

  1元秒杀、低价限量秒杀、低价限时限量秒杀等不断升级翻新的花样下,如今的秒杀已逐渐成为电商低价活动的代名词。

  综合百度搜索年度风云榜、腾讯微博十大年度网络热词、2010年十大热门中文新鲜词语英汉对照和201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等榜单,2009年至2013年网络热词中,与双11消费相关的有5个,分别是秒杀、亲、伤不起、手滑和淘宝网。值得注意的是,这5个热词中,淘宝网虽为当年百度十大热词之首,但并具有网络流行语的情绪作用。

  盒饭财经制图

  有趣的是,我们整理出的双11消费热词发展阶段与双11的GMV阶段相似。

  2009年,淘一代还不是一个复古的追忆名词,从当时媒体的报道中透露的是新潮、爱生活、爱消费,拥有一种独特的消费文化。

  当然,他们也是撑起2009年第一届双11中5200万元销售额的主力军。或许只有小部分“双11人”在第二天用来吐槽的用词。甚至,如今在网络中搜不到只言片语来描述第一届参加双11,30个品牌也能花出5200万元的勇士,到底是谁。

  能找到的,只有自2010年开始的秒杀,和而后火遍全网的淘宝体——亲,XX。至于,伤不起、手滑等热词,也仅小范围出现在百度知道、天涯社区等处。

  与秒杀相似,国内电商并非“亲”的原生地。

  亲,最早在哈韩族(暴露年龄)中流传。

  大概是东方神起时期,粉丝们之间以“亲”来称呼。“亲”这个词,即为韩文亲故的第一个音,普译即朋友、哥们的意思。后来逐步的在其它领域开始应用。但当时就是有共用同爱好有共同兴趣的朋友,叫“亲”。

  后来,“亲”一词,被淘宝卖家们看中,并广泛使用。

  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布的《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显示,“亲”与“淘一代”已经成为社会通用词语。

  在这个阶段,淘宝商城也就是后来的天猫是双11的主力军,其GMV从千万到百亿,用了4年。

  2009年12月,《朝鲜日报》发布一篇名为《中国“淘一代”崛起 网购成消费新风向》的文章。文中提到:热衷网络购物的人群大多是年龄在20-30岁的“淘一代”。淘宝网在中国网络交易市场上占据着80%的份额。从淘宝网今年上半年的顾客年龄分布来看,26-35岁占47.4%,16-25岁占39.4%,36-45岁占8.7%。

  2009年的双11,淘宝商城的销售额是5200万元,仅有不到30个品牌参与,共产生物流订单26万。2013年双11销售额350亿元,超过2012年191亿元的销售总额,仅用了13个小时。

  理性数字超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无数买红了眼,用真金白银成为马云背后女人的集美们。

  02

  2014-2017:高产经典,买买买!

  2015年11月11日晚,当时还是熊猫TV(熊猫直播)CEO的王思聪正在例行“校长查房”。在查到一名ID为“阿呆与漓妹”的女主播在直播睡觉时,引起了他的注意。

  直播过程中,得知女主播因缺钱而无法在双11购物时,王思聪直接询问“要不要校长帮你清空一下购物车”。于是,一口气打赏了70个1000元的红包,总计7万元。

  而后该女主播将王校长“帮你清空一下购物车”的留言,转发到了微博上。这一事件迅速在微博中引发讨论,“清空购物车”出圈。

  清空购物车具备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微博为传播主阵地,初步出现的贫富落差情绪,二次元、直播等圈层文化输出,出现具有偶然性。

  2014年至2017年,出现了15个网络消费热词,分别是月欠族、整个人都不好了、根本停不下来、买买买、有钱就是任性、包邮、清空购物车、剁手党、吃土、小目标、扎心了老铁、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我可能XX了个假XX等。

  盒饭财经制图

  “买买买”的来源也十分有趣。

  2014年6月,王思聪发了一条微博,抱怨自己在京东买了个200元的电脑桌,却迟迟没有收到货。这条微博迅速引起了全网的热议,买买买源自这以微博下的评论。

  热评“伐开心,买京东!”“爸!京东他……爸:买!” “王:够了!京东!员工:少爷,购了。”

  在此基础上网友编出了王思聪父子的对话,成为“买买买”的直接来源。

  王思聪:爸,这个……

  王健林:买买买!

  王思聪:爸,这个……

  王健林:买买买!

  速生速死的是网络热词的基本宿命,而这一阶段出现的双11消费热词中,浪淘沙一样,出现了数个经典沿用至今的,如买买买、吃土、剁手党。

  经典中最具生命力便是“吃土”。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双11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