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后浪的百亿补贴和流量焦虑 能够动摇阿里的基本盘吗?

  近日,拼多多上线一场“万人团”特斯拉Model 3的活动,显示国产Model 3 2019款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车型团购价仅需25.18万元,比指导价足足便宜了4万元。

  特斯拉官方突然公开发布声明称,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有过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亦未就此次团购活动向宜买车或拼多多销售过任何本司生产车辆。随后,拼多多回应称“已经与商家核实,车子是正品的特斯拉,补贴将由拼多多进行补贴”。

  这一事件暴露了百亿补贴的一些问题,其正面作用和负向作用同样明显。随着百亿补贴的逐步扩大,其缺点反而会令品牌商远离。

  除了百亿补贴,腾讯、字节、快手等流量平台进军电商,也同样会对电商巨头们产生断流的威胁,这也是近期互联网行业热议的问题。

  作为领头雁的阿里,一直是外界研究的最理想样本。我们注意到,最近一些券商的研究报告,对阿里巴巴及其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百亿补贴所暴露的问题对电商有何影响?后浪的围攻是否打乱了阿里的节奏?阿里是否需要为流量焦虑?透过舆论喧嚣的表象,本文来剖析底层的互联网商业逻辑。

  百亿补贴,是把双刃剑?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逝,在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平台的竞争几乎变成了零和博弈。在存量阶段,竞争会聚焦在用户量、复购率等上面,因此百亿补贴成为电商竞相采取的方式。

  据东兴证券的分析,百亿补贴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的投入,这种商业模型完全成立并具有极高的壁垒。淘宝天猫已经验证了这种商业模型的可行性和高壁垒。

  从实际效果来看,百亿补贴为各平台带来GMV的增长和客单价增长,提升了用户粘性和品牌吸引力。

  当然百亿补贴并非无往而不利,其弱点也很明显,补贴什么时候会停止?停止之后剩下什么?对品牌商而言,不断扩大的百亿补贴效果越好,就越是冲击其价格体系。

  此前,舆论场中不少声音认为,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推出较早,淘宝和天猫的百亿补贴推出较晚,抢占先手严重威胁了淘宝及天猫的市场份额。而券商研报的分析是,“百亿补贴”的根源在于供货渠道的不同,因此,取得的效果也未必如预期。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一方面,百亿补贴通过从渠道商手中获取优质高端商品供给的方式,获得了用户规模和GMV的继续增长;但另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规模持续扩大的“百亿补贴”是对头部品牌商的“乱价行为”;随着“百亿补贴”规模的扩大,更多的品牌商倾向于对其销售渠道进行整顿梳理。

  一般来说,在传统零售业中,授权经销一直是主流的销售模式。几乎所有国际品牌都选择了“授权经销”的方式。将特许经营权授予部分代理商,而有些代理商管辖范围很大,还会细分成二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通过授权的方式将部分经营权转移。

  这种方式以往更常见于线下,随着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上平台也已经普及开来,加上从某一个或某几个渠道切入的线上渠道,品牌方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

  全渠道建立的目的是建立C端用户的在线数字化连接,用线上化手段去有效产生用户影响,用各种营销手段、内容手段、社群手段去做好用户运营,最终目标是实现用户持续增长,不断激活用户,产生最大的用户价值。

  但当价格体系被干扰,渠道体系被打破,对品牌、尤其是对于一个线下已经十分成熟的知名品牌来说,不仅会影响品牌形象,也降低消费者信赖程度。

  在市场人士看来,补贴模式打乱了零售行业授权经销的主流模式,挤压了价值链上各级经销商的合理利润空间,让利益分配不再平衡。同时,货源的参差不齐也会让产品问题反噬品牌。这涉及到品牌和平台生态良性循环的问题。

  同时,价格体系不统一、不规范,甚至会引起不同渠道代理商对企业的误会,让品牌的诚信度受到质疑。阿里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小心的平衡着补贴力度和SKU广度,并更加着重提升对头部品牌商的服务能力。

  只有商家整体经营效率及潜在利润率水平的提升,才能够带来平台本身货币化水平的持续改善。阿里则为商家在工具、组织、方法论等层面提供了各种资源,从而帮助商家全面提升线上线下经营效率,实现超越行业的业绩增长。

  对于头部品牌商来说,淘宝和天猫仍然是最重要的线上销售及用户运营主阵地,补贴并没有撕裂阿里与品牌商家的深度合作关系。

  因此,补贴可以在短时期内帮助电商实现用户规模与GMV水平的快速增长,但如果不能长出对商家的服务能力,就不能动摇阿里的基本盘。

  直播、短视频是阿里威胁吗?

  近两年,直播、短视频喷涌而来。字节系、快手甚至超越微信,成为用户“杀时间”的主战场。

  热点和关注度,才能带来巨大流量。从QuestMobile统计的数据来看,2020年3月,两家短视频平台核心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共计达到9.61亿,月人均使用时长为1457分钟,相当于每天45分钟以上。可以说,直播及短视频,是用户时间的“最大杀手”。

  因此有人认为,当腾讯、头条系以及快手等流量平台开始进入电商,“淘拼京”等的流量焦虑开始浮现。内容平台占据了大量用户时长,也在逐渐培养用户的种草和购物习惯,内容平台电商化已经成为一个难以改变的趋势。

  在担忧者眼中,短视频对用户时间争夺的天然优势,严重威胁了阿里的流量获取能力。不过,在国盛证券看来,以阿里系为代表的的流量焦虑和生态焦虑可能被市场高估了。事实上,阿里电商的内容布局和流量变现效率都走在了“后浪”的前列 。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互联网产品谱系中,微信、快手、抖音等社交内容平台具备显著的多边网络效应,因此占有大量用户时长及流量。而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在流量生产端不具备任何优势,但却在流量的变现效率方面显著超越了其他社交及内容平台。

  一个恰当的比喻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用户时长及注意力,像河流一样从微信、抖音等“水源地”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流向阿里、京东等“水电站”,从而完成流量变现的全过程。

  并且,单以流量来看,在站内流量端,阿里系产品的流量份额并未受到稀释,反而有所提升。根据Questmobile,阿里系APP的用户月度使用时长占比,从2019年 3月的10.4%增加至10.6%;同样保持时长份额提升的还有头条系和快手系。

  在国盛证券看来,阿里系作为超级电商交易场,不仅是淘宝天猫用户的购物平台,也是快手、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平台用户购物跳转的主要交易场。

  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今年在快手、抖音等平台用户的购物流向中,流向淘宝的趋势越发集中。这意味着, 阿里系作为一个电商交易场的重要性在持续加强。流量层面,阿里系的站内流量在全网的占比正在提升,站外的去中心化流量采买通过“星X 计划” 等也在持续扩张。

  国盛证券研报显示,交易场地位的巩固,一定程度上会自然带来流量场地位的加强,因为商家始终需要在最接近交易的环节进行投放转化。

  光大证券则认为,阿里从来就不是互联网行业的流量生产源头,而是最高效的流量变现器。字节与快手的崛起,抢占的是腾讯所占据的用户时间,而用户时间及注意力从腾讯转向字节系和快手,则更有利于阿里对上游流量的承接与变现。

  在微信流量中,由于淘宝与腾讯两大产品体系的相互封杀,商户只能使用淘口令将微信流量向淘宝系平台进行导流。用户需要首先将群聊、朋友圈、公众号文章中的淘口令复制到手机系统剪贴板,再手动切换至淘宝APP才能打开微信体系中的淘宝链接。

  而在抖音及快手流量中,由于字节、快手并未直接封锁淘宝链接,消费者不需要使用淘口令即可直接跳转淘宝APP进行商品交易,用户体验更好。

  此外,视频的另一表现形式——直播,与阿里并不冲突,直播带货更是与电商天然的结合。最近几年蜂拥而至的“直播带货”浪潮,阿里早在2015年就开始孵化相关业务,它为消费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体验。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阿里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