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滴滴蒙眼押宝

  提早进入青年焦虑

  在经历了多年的迅猛增长后,2018年,中国网约车市场出现重大转折,增速开始放缓。数据显示,前几年,网约车的年均增长都在70%以上,但2018年下降到约25%,并逐年呈下降趋势。

  目前,滴滴的营收来源仍以20%抽成为主。随着网约车市场交易规模增速放缓,滴滴主营的打车业务已经达到利润顶峰,靠用户规模吃红利的好日子在2018年末戛然而止,这使得滴滴不得不在2019年裁员15%。

  更糟糕的是,整个互联网出行行业都处在退潮期,由于持续的亏损,Uber、Lyft正在经历市值暴跌。人们开始对网约车的商业模式提出质疑:规模大并不必然带来赢利。

  如今,滴滴面临的是,上市遥遥无期,主业持续亏损的困局。这只8岁的独角兽似乎提前陷入了青年焦虑。

  然而,如果用魏炜、朱武祥两位教授提出的“重构商业模式”理论来观察,滴滴曾经历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而它将要走的路径也不难预料。

  根据“重构商业模式”理论,和生物一样,企业的发展也有生命周期,可分为六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增长停滞的企业可以通过重构商业模式、改变交易结构,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来源:《重构商业模式》(作者:魏炜、朱武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自2014年起,互联网出行业务快速增长,从供不应求,发展到供过于求。

  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出行正赶上了共享经济的风口,拿了投资人近20轮的融资,估值一度超500亿美金。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滴滴获得了充沛的资金支持,出行服务业务势如破竹。

  随着大量竞争对手入场参与竞争,互联网出行业务市场的增量需求开始萎缩。

  此时,滴滴的主营业务利润撞到天花板,投资价值持续下滑,员工运营成本高,只能靠着融资和举债缓解现金流压力。

  这意味着滴滴正处在规模收益递减阶段,随着竞争加剧和商业环境的变化,滴滴陷入经营和财务双重困境。

  因此,滴滴必须着手重新构建商业模式,探索更多有赢利潜力的业务线。只是,继快车、顺风车、专车、代驾、豪车、租车等业务之后,滴滴还能去哪个市场捞金呢?

  跨入2020年3月,滴滴出行业务布局频频,接连上线同城跑腿服务和“顺路同事”新功能;同时,滴滴携手联想拿下保险牌照,成为韩国保险企业现代财险第二大股东;融资方面,滴滴再次获得软银集团牵头的新一轮3亿美元投资,用于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不难看出,滴滴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发现商机的机会,将有赢利机会的构想进行小范围试验。

  零售君试着梳理下滴滴出行重构商业模式的思路,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用已有的核心资源开发更多服务,增加收入。围绕运力、平台和运营管理能力,滴滴把送人、送车、送货,全都安排上了。

  有趣的是,C2C模式的跑腿送货在“最后3公里”与B2B模式的外卖产生了市场交差。抱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佣金过高的餐饮商户是否有可能成为滴滴跑腿业务的重要客户来源?

  其二,加强在出行产业链上的布局。滴滴有5亿客户、有数据、有标签,卖保险是其变现手中客户资源的一大利器;同时,开发高精地图、车联网、信息安全等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降低司机成本,提高利润。

  重构商业模式,顺利走出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虽然滴滴正通过各种尝试不断上线新业务,寻找新机会,但如何拓展O2O生活服务场景,并让多个业务产生聚合效应,目前仍不得而知。

  进入4月,滴滴针对跑腿业务的补贴已经终止,跑腿订单的流水起来了吗?与UU跑腿的商标之争,会不会打击滴滴跑腿的耐力?挤入竞争激烈的即时配送领域,能否帮助滴滴转身,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唐素姣)

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滴滴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