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入场者增加,电商们有了新的主意:1.代工厂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品牌;2.帮助没有内销经验的海外代工厂开拓中国市场。因为他们发现,下沉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这些低价的工厂直供商品,还是需要一个响当当的名头来打开销路。
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是名创优品,同样是找代工厂加工,其标准更高,很多产品与海外大牌共用一个代工厂。比如香水找香奈儿代工厂奇华顿、眼线笔找迪奥代工厂莹特丽、餐具找德国双立人制造商双立人,这样其售卖的商品即使低价,也能保证质量和噱头。
到了电商这里,拼多多打出“新品牌计划”扶持1000家工厂,拉拢日本百年老牌电视品牌JVC,一同定制出售价699元、899元、1699元的面向拼多多用户的智能电视。
此次为京喜电动牙刷代工的朴素电器工厂,不仅自己拥有吉登、丹龙、iSonic、Dayshow等品牌,同时也是欧莱雅美容仪、SKG按摩仪的代工厂;而暖风机代工厂赛特斯本身是一家海外代工厂,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
赛特斯工厂负责人向36氪表示,工厂只做外贸有短板,2015年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在此背景下,赛特斯做了自己的中国品牌,开始国内外市场两把抓,去年赛特斯外贸与内销比例是7:3,今年就达到了5:5。
京喜是“惊喜”吗?
把工厂直供作为卖点,并大力补贴的京喜,到底能不能成为京东的“惊喜”?赔本造出来的爆款,真的只能赚个吆喝吗?
至少在“双11”期间,京喜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爆款分为两种类型,能赚钱和不赚钱,京喜显然舍弃了收益目的,属于后者。但二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吸引新客转化、为平台引流,带动利润更高的商品销量。
官方数据显示,在10月31日全民京喜日下单用户中,用户购买的商品件数接近六千万;而“双11”当天,京喜全天销售1.01亿件商品,下单量峰值环比切换前一周日均增长400%,新增用户数环比9月日均增长747%。
当然这也得益于京喜接入微信一级入口,拿下了最好的资源位。10月31日,京喜正式接入微信一级入口,完成手Q购物入口、小程序、App、M站、粉丝群等6大移动端渠道的战略布局。
京喜到来之前,京东已陷入为期几个季度的营收、用户增长低谷。京喜正式上线于三季度末,在最新一季财报中,京东用户、营收重回增长轨道,其中就有京喜的功劳。主营电器、主打高客单的京东触及天花板,来自一二线城市用户的增长点已相当有限,只有真正沉下去,挖掘一个对京东而言全新的市场,才有增长的希望。
京东商城撤离微信一级入口,把宝贵的资源留给京喜,就不难看出京东的放手一搏。“双11”期间,京喜俨然撑起了京东的增长希望。战报显示,京东全站新用户中来自京喜的超过4成;来自三至六线下沉市场的新用户,占京喜整体新用户的四分之三。
当然,也不全是喜讯,怕就怕京喜的“惊喜”只在一瞬。京东百亿补贴为时较短、仅在“双11”期间展开(10月18日-11月15日),节后一旦恢复原价,能否持续吸引消费者还是个问题。比如上文提及的9块9包邮马丁靴,如今已恢复39.9元原价;而29.9元的暖风机,也将在11月17日后恢复日常价。
另一方面,京喜取代京东商城拿下微信一级入口后,更下沉的同时,京东整体客单价方面会有所降低,使得营收增速追不上新用户,一个表现是,京东此次“双11”只公布了京喜的销售量,却对成交额避而不谈。但长期来看,京喜平台未来也会为京东主站导流,将部分京喜用户转化成京东商城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物流当下也在加速下沉,提出“四六二十四”(四至六线城市24小时达)。京东物流本身履约成本高,而当前低线城市单量不够充足,面临商品价不及快递费的问题,加速下沉期间会面临一定成本困扰。
目前京喜快递多由厂家自己解决,京喜只是在时效性方面有所要求。后续京东物流接入京喜这部分单量后,还需大力挖掘农村消费升级,寻找高密度订单以平衡收益,以期形成规模化效应。
来源: 微信公众号:没想到Daily 曹倩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