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挺好的盲盒 怎么就成了韭菜盒子?

  3

  那么,盲盒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在我看来,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就盲盒与玩偶本身而言,人畜无害,造型可爱,无论是商品的热销程度,还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完美供需匹配,亦或是由盲盒衍生而来的社群文化与跨界营销,以及代表性公司泡泡玛特从扭亏为盈到业绩亮眼、再到疑似谋求海外上市的布局……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盲盒似乎都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更进一步讲,盲盒还为我国IP产业链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完整的IP产业链,由IP内容和IP衍生品两个核心部分组成;其中,IP内容包括电影、动漫、电视剧的开发制作与播出,而IP衍生品则是指代围绕IP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消费品,如服装、玩具、轻工产品、工艺品、纸媒、图书、漫画、音乐、杂志、主题公园等等。

  一个好的IP,其衍生品的变现能力要远远胜过内容本身,且具备更旺盛的生命力与更持久的影响力,市场空间亦是极其广阔。

  以迪士尼出品的动漫影片《冰雪奇缘》为例,在该片热映之余,借助这一大IP的影响力,女主角艾莎公主的玩偶娃娃在美国卖出了2600万美元的销售额,而电影主人公安娜和艾莎所穿的同款公主裙,一共在全美卖出了300万条——注意,该公主裙每条售价149.95美元,换言之,光靠卖裙子,迪士尼公司就获得了近4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一数字同《冰雪奇缘》电影的北美票房几乎一致。

  不仅如此,由于IP衍生品上承载着优秀内容的印记,能够时刻帮助人们重温初见时的温暖与感动,因此衍生品的广泛流传,还能够为更多人带去IP本身的讯息和魅力,也让IP内容得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就像米老鼠、小熊维尼、Hello Kitty们一样,虽然问世年代早已十分久远,但至今仍令人魂牵梦萦。

  这便是IP衍生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然而就我国来说,虽然一直不缺乏优秀的IP与内容制作能力,但IP衍生品市场的供给却极其匮乏。典型案例便是2015年的《捉妖记》,影片票房高达24亿元,但由于国内电影市场衍生品意识的缺乏,从找工厂合作到设计开发,各个环节都遇到了诸多困难,导致《捉妖记》的官方未能在衍生品市场占得先机,盗版猖獗。

  不过正如硬币有其两面一样,我国IP衍生品的暂时缺位,也暗示着这个市场是一片蓝海。特别是近年来,在电影产业持续发展、各种制作技术飞速进步、互联网技术变革生活方式、广大群众消费能力不断升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消费者对于优质IP的认知度日益提升,兴趣化与泛娱乐化的产品正在成为内生需求。

  同时,受“粉丝经济”的驱动,消费者为优质IP付费的意愿同样在提升,这些都有望推动IP衍生品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

  盛行中的盲盒,正在扮演着助力IP变现的畅销衍生品角色,而且前景极为可观:从成本上看,盲盒能以更低的成本快速将IP衍生品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的各个角落;从场景上看,无论是盲盒机等无人零售终端还是结合餐饮领域的跨界营销,都可以很轻松地抢占人们的各种线下消费场景;从玩法上看,盲盒可以与动漫、影视、小说、文化等各种IP进行联动,而拆盲盒的不确定性又能让年轻消费者们热衷于盲盒消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助力IP的变现……

  一言以蔽之,盲盒可以很好的赋予我国IP产业链的改善,补足衍生品变现不足的短板,可谓天然的落地手段。

  4

  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对盲盒持质疑乃至抨击态度。

  近期,媒体上涌现出一大批关于盲盒主题的热文,其中有不少文章都提到了一件事:年轻人买盲盒极易上瘾,他们正在不经意间成为被盲盒收割的“韭菜”。

  老实说,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举例类比,有些人就是喜欢收集动漫周边,于是看到相关的书籍、挂件、玩偶等商品,都愿意购买;还有人热衷于吃辣,每次见到麻辣口味的食物都要花钱买来尝一尝。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怀疑动漫产业和辣味餐饮的价值,也不能因为自己对动漫周边无感或饮食极其清淡而否定别人的品位,商品的买卖原本就是你情我愿,更何况盲盒本身并不属于有毒有害的范畴,故而问题不是出在盲盒身上。

  引人质疑的真正症结,在于不法商家的恶意炒作和不良引导,使得盲盒变了味。

  同之前的猫爪杯、球鞋们相类似,盲盒经济的爆火与玩偶的稀缺,很自然地吸引来众多不法商家的目光,诸如中间商刻意购买囤货、人为制造稀缺性、恶意炒作等现象已经频频发生,而这也大大抬高了盲盒的售价,使之脱离了官方设定的理性价格区间,进而扭曲了市场。

  例如,原价59元的潘神圣诞系列隐藏款,在闲鱼上的二手交易价格已突破2500元,涨幅超过40倍;Molly胡桃夹王子隐藏款二手交易价格也达到千元级别,个别商家甚至标出2000元的高价,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与此同时,盲盒经济的核心受众主要为Z世代的年轻人,他们涉世未深,普遍对市场风险的判断识别能力较低,容易被外界言论影响。一些炒作者和投机者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夸张的宣传,刻意地营造一种紧张焦虑的氛围,激发出年轻人内心深处的购买欲,以此来“收割”他们的钱包,而这也是盲盒成为“韭菜盒子”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理应客观冷静地看待盲盒经济,警惕并及时打击清理市场上的各类违规行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这一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

  毕竟,盲盒原本是一门挺好的生意,年轻人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不应该成为资本游戏和投机炒作的炮灰。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付一夫

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盲盒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