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玩不过资本的,现在的知乎已经不再是一个知识分享社群,它跟今日头条那种内容聚合平台也没本质差别。”
“我都已经不知道知乎现在的定位到底是什么了。”
在曾经还是知乎重度用户的讨论声中,内容越来越“水”的知乎似乎是他们无法停留在平台的最大痛点。近几年,知乎在一轮轮融资中向着商业化转型,并在“商业化”和“高质量内容”的夹缝中,求生存。
从“MCN”到“好物推荐”,知乎的商业化之路
近日,知乎内测“好物推荐”,这是知乎基于和京东的合作在商业化上的又一次尝试。据了解,知乎和京东已经实现了打通并捆绑,被邀请的用户可以直接为京东商品导流。
官方介绍,目前,好物推荐仅对邀请用户开放,问题回答者可以在回答的文章中插入商品卡片,如果用户购买该商品,问题回答者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但参与“好物推荐”回答作者不能匿名发布,每篇文章的内容不得少于200字,每篇最多插入10个商品卡片,以及每天最多发布一个包含商品卡片的内容。
尽管如此,知乎本质上还是在做流量生意,并依托优质内容回答者为电商平台导流。好物推荐不是知乎第一次的商业化尝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一个月前,知乎在此方面也有所动作,8月,知乎官方账号知乎MCN小管家发文称,将正式启动MCN机构招募,同时,成为知乎认证MCN合作机构可以获得优质创作者孵化扶持、商业机会优先合作、运营绿色通道等多项激励权益等。
知乎希望以此模式,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加入知乎,来反哺知乎,从而拿到更多的用户流量。然而一个给知乎做MCN的机构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知乎的MCN生态做的并不好,因为其给客户报价和对MCN机构的报价相差太大,MCN更愿直接和客户对接。
换句话说,知乎想要商业化赚钱,却不想让头部大V的内容过于商业化,以免影响内容质量。于是,在留住高质量内容作者和商业化之间取舍,成为知乎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位重度知乎用户是这样对时代财经表示的:“我认为在中国商业的语境里,内容社区都逃脱不了一个规律:平台内容层次的格调能探多低,能容纳多大体量的人共存(稳定日活),它商业化的上限就有多高。内容社区的格局,除非把‘内容’的定位从它现有的业务盘中弱化,把‘商业’这一层扶正为主体,那么它才有可能突破原有的上限,这样大众化的知乎才是资本喜欢的体量。但那个时候,知乎肯定也不是知乎了。”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