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无人零售两年考:从概念风口到零售本质

  2017年被称为无人零售的元年,据创业邦研究中心统计,这一年共有138家无人零售企业,其中57家获得融资,国内这一领域的创业公司融资总额达到了48.47亿元。以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为代表的无人零售一度成为投资创业企业的热门选择。

  然而这一风口只持续了不到1年时间,曾经被资本追捧的公司就像多米诺骨牌般纷纷倒下。从2018年年初开始,果小美、猩便利、“GOGO小超市”、七只考拉、缤果盒子等明星企业就接连不断被曝出亏损、裁员等消息,还有的已经倒闭。有媒体甚至称,“发生于2017年的第一代无人零售,已死。”

  无人零售短时间内大起大落的变迁,无疑给这个行业增添了一层戏剧色彩。如今再看这个赛道,当资本不再轻易加注之后,企业或倒闭,或转型(如从to C转型to B,转做技术解决方案输出;或从无人货架转做无人货柜等),当然也有继续坚持在原本方向上的。

  但潮水褪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无人零售两年之际,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再往回看,活下来的公司做对了什么?倒下的项目又是因为什么?

  资本助推下的大起大落

  回顾无人零售行业这两年的变化,身在局中,F5未来商店联合创始人林小龙的感受是:“感觉坐了一轮过山车。”

  F5未来商店(以下简称F5)2014年成立,是相对比较早进入行业的公司,其模式是将互联网与传统便利店相结合,以24小时智能化机械手臂代替传统便利店的人工售货员,用户利用微信、支付宝、现场终端等方式选购商品并支付购买,全程自助完成。

  据F5投资方之一、创大资本合伙人何云湘回忆,2014、2015年左右是O2O与互联网+风口最盛的时期,彼时很多线下产业在忙着转线上,出现了线下门店关门潮,少有投资机构会去看线下连锁生意。当时的F5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在资本市场并不怎么受欢迎。

  到了2017年,随着移动支付和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无人零售行业似乎一夜之间被推上风口,资本、创业者瞬间涌进。

  “从宏观层面看,2017年前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增长达到一个瓶颈,行业在尝试寻找‘高频、刚需、海量市场’的新增长引擎。于是无人零售这种用互联网、数据手段为行业赋能的领域开始受到关注。”林小龙说,再加上微观上接连几个事件的推波助澜,比如2016年底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2017年包括F5未来商店、缤果盒子、猩便利等几家企业接连拿到巨额融资,这才让整个行业突然火了起来。

  林小龙认为,早期很多机构进入赛道砸钱的时候会带有一定的不理智性,更多是“花钱赌未来”。等到过了一波热潮之后,投资者也开始回归理性。“而一般过度疯狂之后也会伴随着一定的恐惧,当整个盘子被拉得很高的时候,摔的也很惨。”

  互联网的风口来了又走,存活下来的是少数,而无数风口中的明星项目被高高捧起又重重落下,不到终局,谁也不知道哪家能笑到最后。

  与F5不同,在楼下进入行业时正是无人零售风口最热的2017年,创始人张赢此前曾创办“掌上一小时速达便利店”爱鲜蜂。在楼下主要通过智能无人货柜的形式,为社区(占80%)、学校、CBD、产业园区等场景下的人群提供零食、生鲜、日用品等新鲜便利即时的零售服务。

  彼时整个行业融资、抢点位正如火如荼。趁着风口,在楼下在成立的短短1年时间里(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迅速拿下4轮融资。不过在资本关注度上,在楼下与早期的京东境遇相似,又重又累,处于创业公司的灰度区域。当时的明星项目猩便利、果小美......是被资本和媒体追逐的热门。

  回想当时情形,张赢觉得,当公司处在资本风口下时,可能会被资本“绑架”,要承受快速扩张的压力,这也许会让公司死得非常快。而张赢深知慢就是快,“在楼下是颗粒度最小的社区零售业态,一定要仔细打磨软件, 硬件,供应链的精细化运营,才能规模化加速扩张。”

  林小龙也认为,虽然资本催生/加速了行业发展,让企业能够快速地将点位铺进各个城市,但可能这种情形并不是可持续的。“无人零售归根结底还是零售,跟大部分互联网创业项目还是有区别的。”

  很多创业公司普遍的发展路径是,拿到足够大的资本后,快速跑马圈地把规模做起来,抢占地盘,再去做精细化运营,带动需求的提升,进一步扩大规模。但零售行业恰恰与之相反,这是一个短供应链半径的事,很多优势是区域性体现出来的,这也决定了其正确的发展路径应该是要先把单店模型跑通,再去增加区域内的密度,最后才是做规模。

  “当后端供应链没有做好支撑的时候,就迅速在全国各地铺开,运营会跟不上,单店就会更差,单店越差,运营就越跟不上,就容易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林小龙说。

  单位经济模型跑不通?

  无人零售早期市场上大家都在讲的故事是,能够节省人力。但其省去的人工成本是否真的能覆盖后端的技术等成本,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单位经济模型很难正向跑通。

  不过虽然同属无人业态,这个行业还是分很多路径,比如有RFID派(射频识别技术,如缤果盒子、A便利)、视觉识别派(如Amazon go、简24无人便利店)、重型机械派(如F5未来商店),以及无人货架、无人智能货柜(如在楼下)等,并且不同的路径不论在运营还是营收结构上都存在本质的区别。

  首先无人货架早已被证明是一个伪命题,伪命题的点不是在于需求(无人货架在办公楼等场景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在于其履约方式,供给的形式和补货成本高于流水。

  相比之下,无人货柜是一个更容易跑得通的模型。以在楼下举例,张赢告诉创业邦,其实早先在楼下也对无人的形态做过很多探索,包括货架和盒子的形式也都做过,最终才确定了无人货柜的形式。“以我们的认知,目前来看这是一个性价比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张赢看来,对于货柜模式,是不是智能化以及是不是无人,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供给,以及实现的路径是否做到成本够低、效率够高。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无人零售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