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的读者可能会提出质疑,这个算法貌似对阿里实行的是保守计算,而对腾讯系的增长太过乐观。
实际上,腾讯系还有一个杀器没有提到,那就是小程序,小程序除了提供线上的卖货,更大的作用在于给实体店提供工具,尤其是大型卖场。
实际上,沃尔玛已经用小程序做店内数字化工具一年多了,而且已经积累了2000万用户,只是,小程序用于实体零售的改造,不够标准化,没办法迅速铺开,小程序又没有官方服务商,其实,国内的大型中型超市,都需要一个店内数字化工具,让用户少排队,直接扫码购。
多点给物美做的店内购物工具,可以让90%的用户实现数字化,想想看,中国卖场和超市有多大体量,如果小程序能做到这一步,这会带来几万亿的规模。
相比较而言,支付宝和百度的小程序,就很难做到这种线下业务,他们的小程序更多的是把原来的业务换个载体,没有形成一种新的生态,所谓新生态,是让很多企业可以通过小程序完成商业闭环;此外,百度的小程序用户普及还是太低了;而支付宝的背后是淘宝天猫,如果线下商超用支付宝,反而是把自己的私有流量被劫持,你想啊,本来用户自超市里想用扫码购不排队,结果,打开支付宝一看,淘宝上有更便宜的,消费者还会在超市里下单吗?
所以,线下业态,实现数字化最好的工具,就是小程序,自己做一个APP,成本太高,推广太难,不划算。
但是,小程序在2020年的大决战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还不好说,张小龙的墨迹是全天下出名的,腾讯to B业务的能力是短板,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儿,如果没有马化腾统筹协调,腾讯系能否真的在2020年大决战中,超越阿里,还不能断定。
04
小程序是个变量,拼多多也是其中的一大变量。
我们对于阿里和京东的增长,都是常规性的预估,毕竟他们的业务规模已经太大了,增长也有了一定的规律性。
但是,拼多多的增长还是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首先是业务模式过于单一,就是线上,没有线下,就是拼团,没有其他自营联营,高端中端多种业态的分布,也没有其他工具和布局做协同,就是一个低价拼团,然后发挥到极致。
这种模式做弱品牌产品,还是不错的,但是做大品牌产品,总有一天会受到限制,美的九阳等品牌退出拼多多,固然是天猫背后推动,但品牌方对拼多多的低价打法,也肯定有所不满,因为一定会影响到渠道利益的平衡。
阿里京东,都经过了好几年的渠道平衡讨论期,品牌才下定决心支持他们;拼多多现在正在经历这个阶段。
没技术含量的商品,可以找代工厂来替代那些强品牌商,但是高技术含量的商品,上哪儿找代工厂啊?
所以,拼多多提升客单价的努力,会比较难,当年天猫从淘宝脱胎而出,也是几经周折,甚至创造了双十一这个大IP,才立住了脚。
第二个风险是阿里系对拼多多的打压。
今年618,又发生了明刀明枪的“二选一”,也没见相关部门咋地,所以,未来的打压会更加严重,前几年,有一位电商大牛提出了破坏式竞争手段,破坏对手的流量、破坏对手的产品、破坏对手的品牌、破坏对手的供应链,现在看来,组织品牌方撤离拼多多,建立类似的拼团业务,广泛的公关敲打,这些招数快把破坏式竞争发挥到极致了。
拼多多第三个风险,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产品质量问题,就看有关部门是否较真了。
所以,2020年之前,拼多多有可能被打趴下。
但是,如果拼多多没有保持着翻倍的增速,腾讯系电商超越阿里,也就没有机会,拼多多在2020年至少要实现2万亿的GMV,腾讯系电商才能真的翻转。
拼多多,无论是对于腾讯,还是对于阿里,都是一个重要的棋子啊;打下拼多多,阿里继续占据优势,打不下拼多多,阿里丧失老大的行业地位,腾讯赢。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阿里要揪着拼多多打,而不打京东了吧?
因为,拼多多才是中国电商大局的胜负手啊。
来源: 微信公众号:调皮电商 冯华魁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电商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