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K11那三只可爱的小香猪,曾经吸引了无数都市白领和儿童。对几年前的购物中心来说,像K11这样辟出一小块地方打造一个温馨的“都市农场”,是一种创新,也是吸引人流的方法之一。
如今,“三只小猪”的升级版在中国内地的一些城市悄悄兴起。一些追求新意的购物中心干脆把动物园搬进来,这些室内动物园面积多为2000-3000平方米,堪比主力店,里面饲养了各种萌宠类的小型动物。
购物中心里的动物园,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和周边销售来实现盈利。
目前国内已经开业的购物中心动物园屈指可数,有些项目在半年内收回了成本,这一盈利水平已经是商场主力店中的“优等生”了。
不过,运营室内动物园门槛不低,受到的质疑也很多,比如:不利于动物的健康、密闭空间的空气污染以及人与动物共处存在的安全隐患。
起步
睿意德集团租赁业务线总经理杜斌介绍,把动物园搬到购物中心在国外早有实践,国内则是刚起步。
2017年,几个选择打造室内动物园的购物中心都正式开业了。其中,贵州省遵义市一个名为自由港奥特莱斯的商业项目,其打造的空中动物园于2017年5月底开业,该动物园是项目的十大主力店之一。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这一空中动物园由项目持有人自行开发运营,并有向外地拓展的计划。
武汉天地壹方购物中心,则选择引进国外品牌。这家购物中心找到了韩国的室内动物主题乐园品牌——zoolung zoolung。
据公开资料,韩国zoolung zoolung主题乐园是韩国知名室内动物园,主打动物互动主题,在韩国颇受欢迎。
双方的合作模式是,由购物中心负责投资,zoolung zoolung负责动物引进、饲养,派驻专业团队进行后期的运营管理。武汉的zoolung zoolung是这家动物园的海外首店。或许是被中国市场的广泛潜力所吸引,它在2018-2019年有3-5家店的拓展计划。除了武汉,zoolung zoolung在湖南益阳的主题动物园也于2017年秋季开放。
杜斌透露,一线城市也有不少购物中心蠢蠢欲动,上海有几家已经在洽谈此方面的合作。
一般而言,消费者更习惯大型的室外动物园。购物中心出此奇招,普遍和商业地产的同质化竞争有关。
世邦魏理仕华中区助理董事总经理王祎告诉经济观察报,以武汉为例,2017年优质商业新增供应近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这一规模相当于新开了4个天地壹方购物中心,总存量达到了近60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四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寻找动物园等新业态也就不难理解了。
王祎进一步表示,目前全国绝大多数购物中心都在瞄准家庭客群进行业态定位和调整,室内的小型动物园兼具儿童娱乐、儿童教育、亲子、周边产品零售等多种形式的家庭业态,成为明确的项目定位标识和人流发动机,有更强的黏性和辐射范围。
“半年收回成本”
杜斌介绍,在商场内运营动物园,收回成本很快。
从现有模式看,购物中心内的动物园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和周边产品的销售比如喂养动物的食物来实现盈利,比如武汉壹方zoolung zoolung的成人票价130元,身高60-90cm儿童、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85元,身高60cm以下儿童免费,此外还有亲子票、家庭票、情侣票等。吸引到的人流越多,这些动物园就能越快盈利。“贵州项目2017年5月开业,投入的成本在半年左右收回。成本相对来说不高。武汉项目,也是半年左右能收回成本。其实动物园门票价格都差不多,面积也差不多,主要看人流就能知道它大概的盈利情况。”杜斌说。 共2页 [1] [2] 下一页 深圳购物中心入市热度不减 主要布局原特区外 2017年逾50个品牌首次进驻深圳购物中心 北京华冠购物中心白玉内酯豆腐大肠菌群超标 WildAid&睿意德联合发布 | 购物中心蓝天守护计划 北京百荣世贸商城转型购物中心 小商品城迎转机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