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商务部4日下午发布数据,在多数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的背景下,猪肉价格上周依然延续3月份以来的涨势。中国生猪预警网数据也显示,4月30日瘦肉型猪出栏均价为每公斤20.54元,比去年同期上涨49.5%,已突破历史高点。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表示,干批发这行以来,从来没有遇上过这样的高价。
刘通说:“整个4月份新发地白条猪的月均批发价格达到了12.27元/斤,以前某一日可能能够达到这个价格,但是全月平均要达到这个价格,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也就是说价格确实是比较高的。”
各地政府纷纷出手调控
为了平抑猪肉价格,各地政府纷纷出手调控,甘肃、陕西、浙江等地相继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和生猪。北京市也决定从今天起,将连续2个月,每天定点在超市卖场投放5万公斤政府储备冻猪肉。以“北京市政府补贴猪肉”的方式,降低精瘦肉、五花肉等8个品种普通猪肉零售价格,每公斤降价5元,平均零售价综合降幅约18%。此外,北京市还鼓励9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增加屠宰数量。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储备调控处处长杨世巍说:“生猪日均屠宰量18268头,较调控前增加20%,恢复到2015年同期水平。市商务委每日定点投放5万公斤市政府储备冻猪肉,累计投放总量305万公斤。”
市场对北京投放储备肉预期不一
之前,多个省份因为储备冻猪肉投放数量比较少,难以改变猪源偏紧的局面,效果不够明显。北京的投放行动,效果将如何,市场预期不一。经济之声记者高敏在北京西城区某菜市场采访时,猪肉摊主们认为,对菜市场来说,价格影响应该不大。
一位猪肉摊主表示:“储备肉在这市场上零售卖不了,我们这个市场只卖冷鲜肉,冻猪肉大伙不认。我觉得我们这儿影响不大,只有生猪的数量上去,才能影响。”
而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看好这次储备肉投放的作用。
刘通表示,肉价确实太高,政府对这个太高的肉价一定要采取调控手段了。如果超市的肉比较便宜的话,居民自然而然会进超市采购,缓解菜市场猪肉供应的紧张局面,对肉价上涨实际上会产生抑制作用。
专家:增加供给才能平抑价格
不管是在零售环节增加政府储备冻猪肉,还是在上游加大屠宰数量,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分析,要推动涨幅回落,必须增加供给。
赵萍认为,这次猪肉价格上涨是由于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过增加供应,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至少是在猪肉投放的这些超市,价格涨幅不会太大。
养殖户疯狂补栏引发担忧
目前,养殖户养一头猪可以赚约1000元,几乎“前所未有”的高利润也刺激了养猪户和社会资本大举杀入“补栏、补栏、再补栏”的行列。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上市公司在内的生猪养殖企业,近期纷纷推出了再融资扩大养殖产能的计划。
搜猪网数据显示,小猪苗,也就是仔猪的价格近日大幅上涨,周均价已经涨到每公斤近63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6%。而仔猪价格涨,说明疯狂补栏者众多。江苏农委畜牧业处副处长孙宏进认为,这可能导致供大于需,进而进入下一轮猪价下跌周期。
孙宏进说,目前因为能繁母猪量下降,仔猪供应量减少,所以大量补栏会导致仔猪价格越来越高,无形中增加了养殖的成本,也增加了养殖效益的风险。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不怕猪价涨上天! 双汇一季度进口6亿元猪肉 猪价再创新高 饲料业景气整体攀升 商务部:2016年全年生猪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 美国生猪价格不及中国一半 双汇大量进口“狠赚”一笔 飞天的猪:多地猪价“破10” 全年或将维持高位 搜索更多: 猪价 养殖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