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这样多的境外消费,成因是多种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差。”高虎城也表示,导致价格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在税费上有比较高的税率差;二是国内流通成本过高,环节过多;三是国外品牌商对华的定价政策。而商务部也将着重从这三个方面着力引导消费回流。
引导消费回流
当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正处在消费规模扩大、消费升级不断加快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中高收入群体对高档商品的需求空间迅速放大。在本国消费市场潜力需深挖的背景下,怎样把国人留在国内消费?
如果说原来海外购物还主要限于名牌包、服装之类的奢侈品,现在则包含了奶粉、电饭煲、马桶盖甚至矿泉水等各种各样的产品。王填预计,这种海外消费的热情还刚刚起步,今后会越来越多。
对于巨额消费流向境外的现象,袁亚非认为,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降税,这么多人跑到国外扫货,无非就是税率低一点。同时,国内商家已经认识到现在购物热潮流向国外的趋势,目前国内已有商场引进了“买手制”、自有品牌。
张小济也持相同的观点。2012年张小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2011年银联卡在海外消费超过3000亿元,2010元是1800亿元,如果不及时降税,一年刷四五千亿元没什么悬念。而这一预言很快变为现实,2014年海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
张小济从2011年起就提案建议财政部降低关税,不过最后都被否决。“今年我都不说这事了,因为大家都在说。”他表示,现在这种消费情况其实挺好。
主管消费和财税的商务部和财政部也曾在这一问题上“针尖对麦芒”,商务部主张降低中高档消费品的关税,而财政部则认为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而和4年前相比,商务部现在的想法已经更加成熟。高虎城透露,下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着重从消费税、流通成本及国外商品对话定价政策三方面发力引导国外采购的回流。“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这种局面也会像前些年的‘你有、我有、人人有’这种排浪式的、模仿性的消费逐步转向理性,回到正常的消费状态。”高虎城说。
如果将这1万亿元海外消费引回国内,将对经济造成不小的拉动作用。去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如果境外消费这1万亿元回流国内,那么,增速可以提高4个百分点。而现如今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中高速增长的时代,投资和外贸的增速难以维持之前的高速增长,三驾马车中消费更为重要,去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50%。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 福蒙蒙 陈岩鹏 李雍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法国商场将为中国人周日营业 奢侈品消费外流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占76% 奢侈品牌正抛弃中国市场? 中国奢侈品消费76%在境外 专家:消费外流严重 奢侈品品牌布局深圳速度缓慢 高端消费外流至香港 深圳奢侈品店拓展缓慢 高端消费外流香港 搜索更多: 消费外流 欧美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