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从“药茅”到“困兽”,片仔癀的成本失控与转型乏力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

  曾凭借稀缺性与品牌溢价构筑增长神话的片仔癀,正面临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层挑战。当支撑其多年扩张的核心优势遭遇市场环境变化,这家中药龙头的增长动能似乎正悄然换挡,曾经的确定性叙事中开始浮现不确定性的阴影。

  作为业绩支柱的核心产品,正承受来自成本端与需求端的双重压力。稀缺原料的供需矛盾持续加剧,而频繁的提价策略在市场接受度与消费需求收缩的约束下,逐渐逼近临界点。当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核心业务的“护城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为对冲核心业务风险而布局的多元化赛道,尚未成为有效的“第二增长曲线”。无论是化妆品业务的持续收缩,还是医药流通领域的增长乏力,都折射出转型过程中品牌认知、渠道运营与产品创新的多重瓶颈。旧引擎减速之际,新引擎的启动仍显艰难。

  净利润降幅远超营收

  2025年上半年,片仔癀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81%,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6.22%和17.04%,利润降幅显著大于收入降幅。尤为关键的是,公司第二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9.79%,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40.76%。

  净利润暴跌的原因是毛利率显著下滑。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0.41%,较2024年同期的44.74%下降4.33个百分点,是净利润降幅远超营收的核心原因。

  尤其是公司核心产品肝病用药的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同比减少10.89个百分点,仅为52.98%。相比2023年的78.79%,该产品的毛利率已经大幅缩水近三十个百分点。

(来源:公司财报)

  原材料成本飙升是公司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资料显示,公司核心原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1月的65万元/公斤飙升至2025年的150万元/公斤,涨幅达130.77%。由于安宫牛黄丸对天然牛黄需求量大(每万盒约需16公斤),成本端压力显著传导至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毛利率仅8.94%,已接近成本线,进一步提价可能加剧销量下滑。

  对于牛黄价格飙升的情况,方融科技教授、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认为对企业成本缓解效果有限。

  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长期看,牛黄源于老牛胆结石,产出率低,伴随市场需求扩大,供不应求易让价格维持长期上行。不过,近年涨幅迅猛或有周期性波动因素,包含市场炒作与临时供需失衡等。

  进口试点政策或可适度改善成本结构。此前因疯牛病,中国禁止自疫区进口牛黄,致价格大涨。现部分放开后,有案例显示进口阿根廷牛黄可助企业原料成本降低30%—40%。但中国总体需求超5000千克,年产量仅约600千克,即便开放进口,鉴于全球稀缺性,仅能有限缓解成本压力。

  面对成本压力,片仔癀对产品进行了多次提价,但产品或许已经到达价格的“天花板”了。

  福州公孙策公关专家詹军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片仔癀锭剂20年提价19次,零售价从102元/粒涨至760元/粒,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6.22%,显示提价对需求的抑制效应已显现。其核心消费群体为高净值人群与礼品需求者,价格弹性阈值约在800—1000元/粒区间,超过该范围可能导致礼品属性弱化、自用需求萎缩。当前终端价与回收市场倒挂,反映市场承接力已近极限。

  更关键的是,片仔癀终端市场出现“价格倒挂”。资料显示,公司产品官方指导价760元/粒,而渠道实际售价仅600—700元/粒,部分临期产品甚至低至350元/粒。这表明消费市场对千元级药价接受度已达瓶颈,叠加经济下行期送礼需求收缩,提价不仅未能覆盖成本,反而导致渠道囤货抛售、消费者转向替代品,2024年肝病用药销量同比下滑7.63%,印证提价策略失效。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