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新内蒙奶茶、延吉冷面等产品,挖掘属地化特色
在产品口味与搭配上,比格比萨同样遵循“产品属地化”原则,,也就是那个“1”,根据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饮食偏好针对性调整餐品,让菜品更贴合当地需求。
比如,考虑到北京消费者的口味特色,比格会上新酸辣汤等适配咸口偏好的餐品,还推出延吉冷面这类符合北方人饮食习惯的食物;在小菜搭配上,因西部地区消费者对海鲜接触较少,会提供鱼皮等易被接受的海鲜类小菜……
(4)持续打造榴莲/荔枝披萨等爆品,引领产品原创力
再多“花拳绣腿”,也抵不过“产品力为王”。
比格始终重视产品原创力,不仅持续推出榴莲比萨、荔枝披萨等经典爆品,还创新研发出希腊酸奶达西玛披萨、秘汁肥牛比萨等中西合璧的混搭口味披萨……
而比格能不断打造受欢迎的爆品,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支撑,核心集中在两点:
第一,锚定顾客需求,以高价值食材构建吸引力。食材的价值感越高,对顾客的吸引力往往越强。以比格的荔枝比萨为例,产品采用荔枝纯果肉作为配料,无额外添加——既直观传递食材高品质,也让顾客吃得安心。
第二,预判市场热点,借数据与流量捕捉爆品机会。打造爆品不能只靠“跟风”,更需主动预判趋势。比如某款产品的关键词曝光数据呈上升趋势,说明其天然流量较好,此时可适当补充流量,助力其从“潜力款”突破为爆款。
3、100%智能化提效率:
3分钟学会机器运用,解决中餐难题,人力成本降低1/3
餐饮业的效率革命,不仅在于酱料标准化,更在于智能化设备的迭代升级。
比格始终在自动化升级的道路上持续深耕:从线上支付系统的普及应用,到披萨链条机、智能炒菜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落地,用智能化设备打通了运营各环节。
各门店均配备带语音提示、可自动刷锅的智能炒菜机,新员工仅需3分钟就能掌握操作要点上岗,自动化岗位的门槛大幅降低。
在同等规模下,比格的员工数量仅为传统中餐厅的1/3,这不仅显著减少了人力成本,更降低了人员管理的复杂度与成本。
与此同时,比格还在持续引入万能蒸烤箱、恒温炸炉等前沿设备,将员工从重复、机械的操作环节中解放出来,让人力更好地转向“服务”环节。
4、运营上用时间换空间,让不同客群分时段占到便宜
(1)打造“超级福利店",提前2个月上新品,把“弱店’变“旺店”
旺季取利,淡季取势!
一个品牌无论发展多好,总有生意特别热的店,那些相对生意弱一点的店怎么办呢?
针对部分门店客流少、产能闲置的问题,赵志强带领比格推出“超级福利体验店”模式:优先选择销售排名靠后的门店作为载体,这类门店本身具备闲置产能,无需额外投入就能承接新的运营需求。
在运营策略上,比格会将新品优先放在“超级福利体验店”上市,上市时间比普通门店提前两个月,以此吸引追求新鲜体验、想尽早尝鲜新品的消费者,从而拉动弱店客流。
(2)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不同价格梯度套餐,晚上20:00后做大学生深夜食堂
针对不同客群的需求差异,比格早在20年前就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时段套餐,比如周二的男士自助套餐、周三的女士自助套餐等。通过“分时段+分客群”的精准组合,有效释放了闲置时段的运营价值。
不仅如此,比格还聚焦年轻消费群体,推出“大学生深夜食堂”:晚上20点后,大学生可享49.9元无限畅吃。
从而,让各个年龄段的客群占到“便宜”,让餐厅永远有客流。
5、做创始人IP倒逼管理:
评论区里发现问题,让管理者离顾客更近
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创始人IP正逐渐成为连锁餐饮品牌突破增长瓶颈、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核武器”。
自2023年左右起,赵志强便坚持几乎每天更新视频,内容既涵盖个人日常、工作纪实等生活化片段,也包含门店上新、巡店检查等与品牌运营紧密相关的核心信息。
如今,他已积累近20万粉丝,既是餐饮界的“网络红人”,也是顾客建议的“最佳听众”。不过,创始人IP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还为比格比萨的门店带来多重助力:
1、视频内容增加了品牌曝光量,直接拉动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2、通过顾客在评论区的就餐反馈与建议,直接倒逼前端运营改进,促使店长及管理人员快速响应、优化问题,大幅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3、以账号为桥梁,搭建“顾客共创”模式,通过招募品鉴粉丝,让顾客全链路参与品牌运营。
小结:
“跟得上节奏,老树亦能长青,跟不上节奏入行即被淘汰。”
自助是呈现方式,太多人只看到了热闹,而没看到背后是道数学题,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做企业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我们必须拥有“取一舍九”的能力,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
而这,或许正是比格比萨20多年来穿越周期,留给所有餐饮人的突围启示录。
来源:职业餐饮网 王春玲 小鱼
共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