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餐饮网 小鱼
近日,“徽菜第一股”小菜园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
财报证实了此前盈利预告的向好趋势,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5%至27.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5%至3.82亿元。
在扩店方面,上半年门店仅增加5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菜园”在营门店数为672家。
当前餐饮市场内卷激烈,众多餐饮企业发展承压,小菜园亦受冲击客单价,同店日均销售额均受到冲击。
那么,小菜园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又透露出哪些餐饮趋势呢?
01
净利润同比增长35.7%,但门店数仅净增5家
2025年,小菜园业绩表现亮眼,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其中,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5%至27.1亿元;净利润增长更为强劲,由2024年的2.82亿元升至3.82亿元,同比增幅达35.7%。
从营收构成来看,2025年上半年小菜园堂食与外卖两项业务收入同步增长。
具体而言,堂食收入表现稳健,同比增长2.2%达16.47亿元;外卖收入同比增长13.7%增至10.58亿元,其占总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9%,可见外卖仍是小菜园收入的一大增长点。
对于业绩提升,小菜园将其归因于运营效率优化、成本费用管控及精细化管理深化。包括通过流程标准化提升门店运营效率,严格管控原材料及人力成本,同时深化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推动整体经营效益提升。

与营收、净利润的增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小菜园的门店扩张速度。
在门店扩展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菜园”在营门店数为672家。
结合其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底总门店数为667家,这意味着2025年上半年净增门店数仅为5家,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从城市线级的具体变动来看,2025年上半年各线城市门店数量呈现差异化调整: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分别增加3家,二线城市则减少1家。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小菜园子品牌的「复兴楼」,已于2024年6月完成改造并转型为「小菜园」主品牌门店(该子品牌最初于2020年12月首次开业)。
从整体布局来看,小菜园的门店仍向新一线城市与三线及以下城市倾斜。数据显示,2025年这两类城市的门店占比分别达到28.57%和43.3%,构成其网络布局的核心区域。
02
原材料与人力成本大幅降低,“降本增效”效果凸显
以房租、人员和原材料为代表的成本,堪称餐饮界的“三座大山”,一直是餐饮人面临的沉重压力。
我们具体来看小菜园的各项成本有何变化:

(1)原材料及耗材同比减少2.2%
财报数据显示,原材料及耗材成本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2%,2025前6个月年为8.017亿元,这主要得益于集中采购降低了主要食材的单位价格;
同时,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占收入的百分比也有所下降,由去年同期的32.2%减少至29.5%,这主要归功于小菜园管理能力与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
(2)员工成本降低8.2%
得益于门店管理效率与人效的双重提升,小菜园的员工成本同比降低8.2%至6.664亿元。与此同时,员工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也持续优化,由去年同期的28.5%下降至24.6%。
可以看出,原材料以及员工两项核心成本的有效控制,直接推动了利润率的提升。
........
03
线下营销投入激增71.1%,外卖开支随业务增长
今年,小菜园加大了对线下广告和市场营销活动的投入,广告及促销开支同比增加了71.1%至53.3百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维持现有客流需要投入更高的营销成本。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