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曾德金
近日,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呷哺呷哺”,00520.HK)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同比降幅约为63.2%至70.5%之间。
呷哺呷哺曾被业内誉为“连锁火锅第一股”,但在自身经营不善叠加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下,公司陷入业绩亏损困局,近五年已累计亏损超13亿元。
业绩连年亏损 资产负债率攀升
记者发现,呷哺呷哺2025年上半年预期亏损同比大幅收窄,但仍然面临最高约1亿元的净亏损,并且近5年已累计亏损超13亿元;与此同时,其资产负债率也不断攀升。
根据上述业绩预告,呷哺呷哺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9亿元,同比减少约18.9%;净亏损约为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亏损同比降幅约为63.20%至70.50%之间。
呷哺呷哺称,2025年上半年预期亏损同比大幅收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司致力于成本优化,以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依托采集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二是持续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优化配送路径网络,实现运营效率提升与综合成本下降,改善经营效益;三是通过优化餐厅布局结构,包括关闭低效餐厅、新增餐厅重点聚焦高潜力区域等举措提升运营效率,预计对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约64.1%。
然而,呷哺呷哺近年已陷入业绩亏损的困局。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加上2025年半年度继续预亏0.8亿元至1.0亿元,近5年已累计亏损超过13亿元。
2014年12月17日,呷哺呷哺在港股上市。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呷哺呷哺资产负债率呈现不断攀升趋势。其中,2021年至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更是逐年升高,分别为59.38%、64.70%、69.15%、74.75%。
大面积关店导致营收下滑
大面积关店给呷哺呷哺的业绩带来压力。记者发现,其两大主要收入来源大幅下滑或成为当前亟须摆脱的困境。
呷哺呷哺称,由于受到激烈的行业持续竞争及消费需求趋于理性的影响,2024年关闭138间呷哺呷哺餐厅和73间湊湊餐厅,致使2024年餐饮业态整体营收呈现同比回落态势。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呷哺呷哺收入为47.55亿元,同比减少19.7%。
呷哺呷哺表示,上述餐厅关闭的原因是其大多数产生亏损,其中多数餐厅在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广的“高性价比”模式的地区经营,且其模式不能够恰当反映品牌形象。
2024年,呷哺呷哺及湊湊餐厅收入仍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总收入的96.30%。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呷哺呷哺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30.24亿元减少13.10%至26.29亿元;湊湊业务收入则由2023年的26.52亿元减少26.50%至19.48亿元,两大主要收入来源均出现明显下滑。
数据显示,呷哺集团2024年共关闭219间餐厅。截至2024年底,旗下营业餐厅总数为957间。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