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阿里减持圆通,套现8.47亿元

  两个月前,丽人丽妆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东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4月29日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拟将持有的7038万股(占总股本17.57%)股份全部转让给北京琳琅焕彩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转让单价设定为6.90元/股,经计算,本次交易的总金额约为4.86亿元。

图源:丽人丽妆公告

  不管是减持非核心业务,还是出售新零售资产,或是转让旗下公司股权,阿里都是为了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往前走。

  阿里全面瘦身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阿里近两年来的主要任务。

  这期间,阿里集中调配诸多资源,围绕电商、“AI+云”两大核心业务,进行布局和发力。

  比如,阿里在今年2月份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该投入规模超出了过去十年的总和。目前,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行业领军企业已与阿里巴巴在AI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再比如,淘宝首页“闪购”频道联合饿了么发力外卖,目前日订单量已突破6000万;前几天,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与飞猪将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属于阿里的“远场电商+近场零售+酒旅服务”的超级入口正在形成。

图源:淘宝

  用吴泳铭的话来说,这是阿里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过去,阿里的业务布局就像散落在各处的拼图碎片,相对分散,协同起来困难重重,时常陷入协同效应不足的尴尬境地。

  这种“大公司病”,导致部门间信息流通不畅、资源难以共享,整体运营效率受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但随着阿里明确电商、“AI+云”两大核心发展方向,开始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优化业务布局,对冗余业务进行精简或重组,这种现状也在慢慢改变。

  结合前文各种优化资本结构的行动来看,阿里不断变卖旗下资产回笼资金,一边为公司的利润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改善了财务状况,一边为集团在核心业务拓展、技术创新等领域提供了资金保障,为集团发展“输血”。

  通过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与业务聚焦,阿里已将过去分散的业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未来这一合力有望越来越大。

  最新财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巴巴营收达到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达到1259.76亿元,同比大增长77%,创下历史新高。

图源:阿里巴巴财年年报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阿里,已经看到了成效。接下来,其将如何进一步突破,值得持续关注。

  在寒冬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互联网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大厂们普遍面临增长瓶颈。

  市场竞争加剧、用户红利消退、监管趋严等多重压力交织,使得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厂们集体陷入“中年危机”。

  组织架构臃肿、决策效率下降、创新动能不足等“大公司病”症状愈发明显,不少企业甚至出现主营业务增速放缓、估值回调的困境。

  在这样的行业共识下,不只阿里,美团也开始“去肥增瘦”,扩大核心业务布局,压缩非核心业务占比。

  最新消息显示,美团旗下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已开启全面调整,全国多个省市均显示暂停服务。同时,美团还宣布全面发力即时零售,这样的业务调整不只是为了及时止损,也是为了集中精力布局核心本地商业业务。

  阿里、美团已意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稳住核心业务基本盘非常重要。

  不过,危机与机遇向来如影随形、相伴相生。阿里们若想在风云变幻中牢牢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全力出击,把握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

  所以,在稳固核心的同时,阿里们也需要积极突破现有业务边界,全方位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只有做到这一点,大厂的巨轮才能在航行中保持稳定,不被市场“大风”刮倒。

  来源:电商派Pro 李响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