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饰消费需求下滑外,周大福在市场中也迎来了强劲的“挑战者”——老铺黄金。
据了解,与传统的按克计价模式不同,老铺黄金的产品采用一口价销售,主推“古法黄金”,主要聚焦高净值人群,大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不小的溢价也造就了老铺黄金超高的毛利率。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老铺黄金的毛利率分别为41.2%、41.9%、41.9%、41.2%。与之相比,周大福2025财年的毛利率仅为29.5%,相差11.5个百分点。
此外,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自2024年6月登陆港股以来,老铺黄金股价一路上扬,6月19日收盘,老铺黄金每股价格已涨至816.5港元/股,相较于去年6月上市时的发行价40.5港元/股,老铺黄金的涨幅高达1916.05%,港股市值也飙升至1412.55亿港元,超过周大福的1258.36亿港元市值。
面对挑战,周大福正积极向高端化转型。公司已在香港、上海、深圳、武汉和西安开设了5间新形象店。以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为例,这家五层楼高、面积超1260平的新店,不仅陈列经典时尚珠宝、高级珠宝和黄金工艺杰作,还提供珠宝工艺互动展示、私人定制等深度体验服务。
周大福在财报中表示,2026财年计划在新加坡和加拿大开设新形象店,并推进更广泛的门店升级计划。在2025财年业绩会上,集团副主席郑志雯也宣布,计划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开设约20家新形象店,目标是扭转同店销售下滑的局面,争取实现单位数增长。
因此,周大福本次计划募集87.15亿港元,或将为其高端化战略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支持。
郑氏家族
遇难题
周大福的困境,实为郑裕彤家族整体问题的一个缩影。
发迹于上世纪20年代的郑氏家族,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旗下拥有新世界发展和周大福珠宝集团两大核心产业,业务横跨房地产、酒店、珠宝、保险等多个领域。
与香港其他豪门相似,郑氏家族同样早早布局第三代接班人培养。2016年后,家族长孙郑志刚接棒,成为仅次于其父郑家纯的二号人物。
彼时,外界普遍视郑志刚为第三代掌舵者的不二人选。他自2006年便参与家族生意运营,2007年出任新世界发展执行董事,并成功创立艺术购物中心品牌K11,资历深厚。
然而,短短数年光景,郑志刚的身影便逐渐淡出家族核心。2024年9月,新世界发展、新世界百货中国、周大福珠宝及周大福创建集中发布公告,宣布郑志刚辞去其在上述四家上市公司的所有相关职务。
郑志刚“隐退”的背后或与其担任行政总裁的新世界发展有关。据了解,在任内,郑志刚先后推动多个大型房地产项目落地,但也将新世界带进了激进扩张模式,结果导致企业负债高企。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新世界发展借款总额高达1464.88亿港元。其中,短期债务方面,一年内到期需偿还的债务为322.1亿港元,而公司账上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14.18亿港元,有限制银行存款4.4亿港元,短期偿债压力较为明显。
今年6月,新世界发展旗下子公司发行的四只永续证券将递延分派,包括7亿美元有担保优先永续资本证券、12亿美元永续债、5亿美元永续债以及10亿美元永续债,共计34亿美元。据统计,延期金额约为7720万美元。
为缓解资金压力,新世界发展频频出售旗下资产。2024年11月,新世界发展以4.17亿港元的价格出售香港启德体育园;同年9月,新世界发展宣布与郑志刚全资拥有的公司ACGroupLimited签订出售合约,向后者出售五家关联K11公司股份,总价格约为6000万港元。此外,同年3月,新世界发展与华懋集团签订商用物业买卖协议,新世界发展将向华懋集团出售香港荃湾愉景新城商场及停车场全部权益,总现金代价为40.2亿港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财年,新世界发展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357.82亿港元,同比下降约34%;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核心经营溢利为68.98亿港元,同比下降约18%;归母利润更是亏损约196.83亿港元,这也是新世界发展近20个财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2025上半财年,报告期内,新世界发展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167.89亿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核心盈利约44.16亿港元,同比减少约17%;归母净利润约为-66.33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则为5.02亿港元。
此外,据彭博公布的2025年亚洲最富有的20大家族榜单。其中,郑裕彤家族排在第12名,估算财富值为218亿美元,相比上一年下跌了三个名次,财富缩水约46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周大福此次的“补血”选择自然也让资本市场对其有了更多期待。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