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凯奇的毛利率也高于同行,其2024年毛利率达到53.2%,高于耐克(44.7%)和阿迪达斯(50.8%),这主要得益于品牌在产品结构、渠道和供应链效率上的管控。

从各地区销售额变化来看,2024年,美国市场增长18%,美洲地区增长了14%,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长了25%,亚太地区增长放缓,仅增长了3%。而从各地区销售占比来看,美洲地区是斯凯奇最大的市场,占据其49%的销售份额,是业绩的主要支柱,其次为亚太地区销售占比26%,欧洲、中东和非洲为24%。
斯凯奇方面对于亚太地区增长放缓的解释是,局部地区仍面临着市场和运输条件的挑战,但是得益于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斯凯奇在全球市场优势明显。
而在刚过去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斯凯奇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曾一度是公司增长引擎的亚太地区,销售额下降了3%,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同比下滑了16%。
中国是斯凯奇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2024年销售额占比14%),也是其海外最大市场,在规划中,2026年他们将全球目标年销售额定在100亿美元(约合720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的“KPI”是30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4年,斯凯奇全球门店数为5296家,仅在中国就已开设近3500家门店,超过总门店数一半,但仍低于安踏、李宁、特步等国内头部运动品牌。因此,在其策略中,持续拓店,并攻入中国下沉市场是未来的发力点之一。
尽管财报中未提及中国市场的下滑原因,但有业内人士分析,与国产本土品牌如安踏李宁的崛起、电商渠道调整等原因不无关系。
依靠差异化,斯凯奇如何再造增长极?
当昂跑、HOKA、KEEN等品牌纷纷在中产市场斗得不亦乐乎时,斯凯奇却还在坚守着自己的“舒适阵地“,尽管被网友吐槽鞋丑,但其仍默默发财。
在品牌创立早期,斯凯奇就刻意避开了专业运动赛道,瞄准休闲运动鞋市场,当年凭借一双“厚底一脚蹬”的“熊猫鞋”,借助《来自星星的你》,斯凯奇迅速在国内运动鞋市场冒尖。有网友称,斯凯奇的“熊猫鞋”还是老爹鞋的鼻祖。
《当代企业》观察该品牌,发现其通过一系列差异化打法,在竞争激烈的运动市场,稳住江山。
首先,关注“舒适”性能,做运动鞋的“足力健”。
在中国香港某斯凯奇门店里的广告牌上,清晰标出了“工鞋”区域,在不少超市职员、柜姐等需要长期站立的消费者口中,他们的“作战神器”就是足够舒适的斯凯奇的运动鞋。甚至迪士尼的员工也身着斯凯奇“战鞋”。它找到了清晰的路线,成为打工人的“通勤神器”,在社交媒体的营销中,斯凯奇也会渲染这一点。
除了服务业,老龄人群也是斯凯奇的重点客户。斯凯奇的热销款“闪穿鞋”,因穿脱方便、宽鞋楦、底软且防滑,成为了不少老年人的尝试斯凯奇的入门款。
其次,不当“中产宝”,走性价比路线。
斯凯奇中国合伙人陈伟利曾表示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斯凯奇同样遵循老路,主打“性价比和轻运动”,他们切入的是耐克、阿迪达斯之下,安踏、李宁之上的市场真空价格地带。
在斯凯奇天猫旗舰店里,销售业绩最好的鞋款单价在200元-500元之间,在当下动辄上千的“中产三宝”(始祖鸟、Lululemon、萨洛蒙)的衬托下,斯凯奇正好切中了当下消费侧对于性价比、平替的关注,其天猫店里有多个鞋款年销量超过2万件。
最后,进入下沉市场,与特步、361°抢客户。
据悉,在斯凯奇中国的3500家门店中,有超过200家门店覆盖三线以下城市。在选址上,斯凯奇也会开大型旗舰店,但在选择上,他们避开了北上广深,将四家超级门店分别开在了青岛、沈阳和金华,去年,他们将亚太区最大的品牌旗舰店开在了成都。
当下,斯凯奇也在加码洞洞鞋这一趋势品类,并入局大火的户外赛道、功能性服饰赛道,例如速干T定价在89元,防晒衣定价在139元,甚至可以成为不少国货品牌的“平替”。
而从斯凯奇当前面临的挑战来看,作为一家已走过30多年历程的鞋业巨头,依然在于如何始终保持在消费者端的品牌吸引力,并不断优化自身的供应链实力,以对抗全球贸易不确定带来的风险。
斯凯奇的命运转折,也许正预示着更多跨国消费品牌正在探索一场更深度的资本与生产格局变革,以应对新一轮的国际变化,而这也将悄然酝酿出新的行业机遇。
来源:天下网商 丁洁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