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王牌产品风光不再
即便抛开税务风波,太极集团的业绩还是亮起了红灯。公司今年1月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幅下滑:80.98%和82.67%。公司解释称,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的影响。与此同时,公司的营收从双位数增长骤降至20.72%的断崖式下跌,公司解释称主要系受医药行业政策影响核心产品销售下降所致。
太极集团旗下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分别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中药材资源。
2024年,公司来自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的收入分别同比下降32.25%和9%,显然医药工业板块出现了明显的失速。据了解,医药工业主要生产中成药和西药,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是医药工业板块的明星大单品。作为传统的防暑药物,藿香正气近年受益全球气温变暖迎来热销,其年收入从2021年的9.2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22.71亿元。然而在在2024年,太极集团未具体披露该大单品的收入情况,不过从销量侧看,2024年公司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10支×70盒的销量为9236.79万盒,同比下滑35.34%,产量更是腰斩51.2%。
库存隐忧早在2021年就已埋下。证券之星注意到,2021年至2023年,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产品库存激增。以10ml×10支×70盒的规格为例,公司前述各期的库存量分别同比增长:78.06%、32.49%和112.30%,且库存增速持续高于同期销量。而在2024年,该产品的库存量出现了负增长,为同比下降20.81%,印证市场需求透支与渠道库存出清压力。
尽管太极集团在2023年年报中曾披露,2023年度非处方药排名中,藿香正气口服液荣获“中成药•感冒暑湿类”第一名。但并不意味着依靠这款明星单品公司就可以“高枕无忧”。一方面,藿香正气市场近年涌入越来越多的厂商,公司的明星单品如今面对超600家竞品厂商围剿。另一方面,虽然2021年国药集团入主了太极集团,但公司“重营销轻研发”的导向短期内较难改变,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三年合计研发费用约为6.2亿元,不足同期合计131.53亿元销售费用的1/20。
对比年报数据可以发现,2012年,公司在年报中提及“近10年来,成功研发新药40个、获国家新药证书32个、生产批件65个、临床批件16个。”而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的相关表述为“近20年来,公司科研成果丰硕,成功研发新药40余个、获国家新药证书30余个、生产批件70余个、临床批件20余个。”自2012年以来新药研发成果近乎停滞——近十年仅新增10个生产批件、4个临床批件,显然公司没有培育出与藿香正气同等量级的大单品。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其他产品线同样喜忧参半: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销量暴跌54.7%,急支糖浆与鼻窦炎口服液虽现微增,但能否持续存疑。站在“十四五”收官节点,距离500亿元营收目标仅剩一年,而2024年营收不足124亿元,太极集团正面临从产品断层到市场份额流失的全方位挑战。
来源:证券之星 吴凡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