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到,各大平台不时通过打折促销等活动吸引消费者,晚间还推出低至五折的特价商品。而“半小时达”的服务模式也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购买需求,对高端水果连锁产生了较大冲击。
社区团购则通过“预售+次日达”机制实现零库存周转,借助社交网络精准触达社区用户,通过“熟人经济+极致性价比”的组合拳,将履约成本一再降低,价格优势明显。
随着水果红利逐渐消退,不只是百果园,“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近几年发展同样陷入困境。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洪九果品不得不寻求银行贷款。此外,因未及时公布2023年财报,洪九果品一度被港交所停牌。
袁帅表示,当全品类平台都在发力水果赛道时,水果垂直领域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正在弱化。这些全品类平台通过供应链深耕、履约效率提升,正在将水果这个高频刚需的品类做得越来越专业化。相比之下,水果连锁品牌在价格、便利性等方面逐渐失去优势,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敏锐感知。
从“需求洞察”到“信任重构”:消费价值破局
如果说价格是导火索,食品安全问题则动摇了消费者的信任根基。
记者了解到,2022年,百果园被曝销售变质、隔夜水果等问题,并被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点名;2023年,上海百果园一家加盟店因所售水果农药残留超标,被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处罚。2024年“3·15”期间,百果园武汉门店被曝出售卖过期水果,引起网友热议;该门店还出现“以小充大”,将“JJ”车厘子假冒“JJJJ”车厘子售卖。
随着相关内容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不少消费者认为自己高价购买的水果却没有买到安心,对品牌声誉造成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水果连锁品牌应回归水果本质——让消费者重新感知到贵有所值,重建消费者信任。通过供应链革新,部分果园开始尝试“订单农业+区块链溯源”模式,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水果从开花到包装的全流程,每个水果都有独立二维码,甜度、农残数据实时更新;重构消费体验,如推出消费积分换种植体验等,消费者攒够一定分值就可以进行果园采摘,既增加了用户黏性又能普及水果知识。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性价比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水果连锁品牌还需要在产品质量、供应链透明度、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以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同时,加强与消费者沟通,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王小月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