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网 陈玲
所谓“双轮驱动”的新城控股,交出了一份还算平稳的业绩。
年报显示,新城控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89.9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07%。
分行业来看,房地产开发销售录得营业收入760.41亿元,同比下滑29.16%;毛利率11.72%,毛利率比上一年减少2.19个百分点。物业出租及管理录得营业收入120.29亿元,同比增长13.15%;毛利率70.17%,比上一年增加0.27个百分点。
新城控股年报中解释,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增加183.07%,主要是公司虽然两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差不大,但上年度处置工业用地导致较大的非经常性收益。
另外,新城控股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11%。
新城控股对此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签约金额下降导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减少较多。
住宅快没有了
新城控股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销售、商业综合体运营管理,经营模式以自主开发销售、自主运营为主。
报告期内,该公司秉持“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双轮驱动的运作模式,坚持“1+3”战略布局,以上海为中枢,长三角为核心,向大湾区、环渤海和中西部扩张。截至报告期末,已进入全国143个城市。
最初,新城控股的双轮驱动模式核心是通过吾悦商场进行勾地,以低廉价格获取土地,再通过开发业务产生的现金流、超额利润弥补吾悦商场的资本支出。
伴随着三四线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新城开发业务急剧下降,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地产开发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新城控股实现结算面积1388.85万平方米,实现结算金额1336.66亿元(含合联营项目),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1251.07万平方米(包含合联营项目)。
销售方面,报告期内,受到土储能级较低的影响,新城控股去化能力较弱,合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538.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38%;完成合同销售金额401.71亿元,同比下降47.13%。
报告期内,新城控股实现411.29亿元的全口径资金回笼,全口径资金回笼率为102.38%。
期内,新城控股实现126个子项目竣工交付,竣工面积为1529.14万平方米(含合联营项目)。截至报告期末,新共有160个子项目在建,总建筑面积1968.46万平方米(含合联营项目)。
伴随着大量项目交付,新城控股负债总额较2023年末下降约632亿元,合同负债减少约508亿元。
2025年,新城控股计划新开工16个子项目,新开工建筑面积169.55万平方米,计划竣工104个子项目,预计竣工总建筑面积555.05万平方米。
由此看出,2025年新城控股的竣工压力较2024年减少较多,意味着资金压力有所舒缓。
新城控股于年报中称,2025年地产开发板块将继续坚守既定方向及策略,“化风险、守价值、调结构”。
“化风险”即保交付、保开业、保现金流安全、保主体信用安全;“守价值”即自销量价平衡、资产保值增值、保留核心团队及能力;“调结构”即强调建管发力,轻重并举、存量增量并举、开发经营并举,助力公司穿越周期。
商业输血地产
销售无法提振起来,意味着最开始勾地的“双轮驱动”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拿地方面,新城控股董事长兼总裁王晓松于业绩说明会上回应,公司将继续坚持“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双轮驱动战略,其中开发业务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
他表示,保持对土地市场的敏感度,将根据开发市场及自身资金计划进行综合规划。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