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 吴凡
三年前,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舍得酒业(600702.SH)提出了“三年百亿营收”的发展目标,即到2024年公司营收达到百亿规模。然而舍得酒业2024年实际交出的业绩答卷不仅未能兑现百亿目标,更出现了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局面。
证券之星了解到,白酒市场深度调整周期下,行业次高端产品需求疲软,价格下行压力显著,为此公司主动采取“控量挺价”策略,核心产品价格得到稳定的同时,却也致使营收腰斩,其中2024年Q4公司大幅亏损3.23亿元。此外,虽然舍得酒业坚持“老酒战略”,但相关产能建设和品牌培育需持续投入,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可观的利润。
01. 合同负债大幅缩水
舍得酒业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53.57亿元,同比下降24.41%,归母净利润从上年的17.69亿元,大幅下降80.46%至3.46亿元。更严峻的是舍得酒业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罕见的负7.08亿元,这是公司近10年来首次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的情况。分季度看,2024年Q1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正1.08亿元,然而此后三个单季,其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
白酒行业普遍采用“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预收账款占比较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通常为正。例如2023年五粮液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17.42亿元。舍得酒业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合同负债为1.6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40%,公司解释称,是上年预收货款今年发货开票结算所致。将时间线拉长,2021年,舍得酒业的合同负债曾达到6.58亿元,至2023年则收缩至2.77亿元,降幅高达57.90%。
证券之星了解到,白酒行业整体次高端产品市场需求疲软,是致使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因素之一,但更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动实施“控量挺价”策略所致。
舍得酒业拥有“舍得”、“沱牌”两大核心品牌,另外还有“天子呼”“吞之乎”等培育性品牌,其中公司的目标是将“舍得”打造为次高端价位龙头品牌。但早在2023年,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提到,白酒市场价格倒挂现象严重,而在2024年,行业竞争加剧下,白酒产品价格倒挂更成为行业常态。2024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的营收占比超过85%,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若次高端白酒价格体系出现混乱,势必将影响其品牌溢价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产品价格倒挂也会挤压渠道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而舍得酒业又是一家非常依赖代理渠道的酒企。证券之星梳理发现,2022年至2024年,公司来自批发代理渠道的收入占各期营收比重分别为:86.87%、86.56%和81.07%。若公司不采取措施使产品价格恢复常态,则代理商面临资金周转压力,拿货意愿也不强。
此外,缓解库存高企也是舍得酒业主动控量挺价踩刹车的原因之一。2021年至2024年,舍得酒业的存货金额逐年攀升,分别为:27.94亿元、35.83亿元、44.24亿元和52.19亿元,存货占营收比重从2021年的56.22%上升至2024年的97.42%。一定程度反映出,终端动销乏力,产品无法有效转化为实际收入。“控量挺价”则是行业面对库存、倒挂等问题普遍采取的措施之一。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