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盈利能力在行业中是“垫底”的存在。
对比喜临门来看,其2023年的毛利率比梦百合低了近4个百分点,为34.37%,净利率却实现反超,为5.16%;头部梯队中,索菲亚的毛利率水平同样不及梦百合,但净利率已经达到11.34%,高出后者近10个百分点。
高昂的费用支出“吞噬”了梦百合的利润。以销售费用为例,上市后,梦百合该部分支出不断攀升。2016年上市那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不足2亿元,到2021年已经突破10亿,达到13.14亿元。
2023年,梦百合销售费用创新高,较上年增长21.02%至17.4亿元。公司将这一变动解释为,销售渠道费用增加及电商运营相关费用增长所致。细分来看,其当期销售渠道费用达到8.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近3亿元,广告宣传费用也突破了2亿元关口。
这些投入并未在销售端掀起水花。
2023年,梦百合实现营收79.76亿元,同比下滑0.52%。具体到产品端,床垫贡献了约40亿元的收入,同比增幅为3.86%;增幅最高的是枕头,为14.96%,对应营收6.07亿元,但该产品收入占比不高,对业绩基本面的影响有限;来自沙发、卧具的收入则实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增速分别为-9.91%、-17.7%。
财务费用的增幅更高。去年,梦百合的财务费用达到3亿元,较上年增长72.77%。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因海外借款利率提高导致的利息支出增加及信用卡手续费增加所致,其当期的利息支出为2.14亿元。
对于国内外市场的借款规模及利息水平,《国际金融报》记者向梦百合发函求证,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资金紧张
这些借款之外,梦百合还频繁通过定增融资。
今年4月,梦百合公告称,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募资,规模不超3亿元,相关资金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时距离其上次实施定增募资不足一年时间。
2023年11月,梦百合通过增发股票募得资金近8亿元,发行价为9.38元/股,相关资金用于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美国亚利桑那州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及家居产品配套生产基地项目等。
今年5月10日,这批限售股开始上市流通,若以6月11日收盘价7.66元计算,则彼时参与定增的13位投资人已经浮亏约18%。这样的市场表现也令外界疑惑,此次定增要如何吸引投资人参与?
再往前看,2020年时,梦百合也实行过一次定增,彼时的发行价为27.08元,募集资金约6.93亿元,算上此次拟定增的3亿元,这四年时间里,公司的定增融资规模已经达到17.93亿元。
某种程度,频繁融资也反映出梦百合不宽裕的现金流。
2023年,梦百合拥有短期借款16.2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8.29亿元,同期账面货币资金为10.95亿元,现金短债比仅为0.45,显然难以覆盖到期债务,这中间的资金缺口,梦百合又该如何解决?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