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如果晶圆代工市场价格持续大幅波动,而辉芒微不能有效应对采购价格波动的情况,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存货攀升挤压现金流
长江商报记者还注意到,辉芒微存货余额在大幅增加,面临着坏账等潜在风险。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辉芒微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5128.87万元、9036.84万元、18495.95万元、17828.59万元,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10%、16.46%、21.45%和19.89%。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辉芒微存货同比增幅为104.67%,营收同比下滑了11.85%;2021年,存货增幅为76.20%,而营业收入增幅则为75.25%,存货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1088.97万元、1071.77万元、1587.75万元和1634.58万元,存货账面价值及跌价准备总体呈增加趋势。
从存货周转方面来看,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辉芒微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36次/年、3.75次/年、1.88次/年、1.63次/年,略微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4.47次/年、3.91次/年、1.96次/年和1.55次/年。
有行业人士表示,存货增速大于营收增速,显然公司存货过多,而存货过多,则意味着财务风险将增加。一方面由于对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导致现金流量不足,另一方面,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将使资产减值损失迅速上升,从而给业绩造成压力。
从现金流来看。2020年—2022年,辉芒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348.91万元、15138.27万元、-610.02万元,2023年上半年才转正变为1392.11万元。
而令人不解的是,在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2022年辉芒微却大额现金分红。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分红金额分别为800万元、780万元和4200万元,三年累计分红5780万元。
另一方面,辉芒微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自主研发精简指令集内核及编译器等全工具链的MCU芯片设计企业之一。公司在自主研发精简指令集内核方面经验丰富,并具备MCU内核持续升级开发能力等。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研发费用率方面,辉芒微不仅略低于部分可比公司,也整体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报告期内,辉芒微研发费用分别为3538.06万元、5618.21万元、6753.54万元和3586.88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47%、10.40%、14.19%、14.04%,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3.37%、14.09%、18.73%、22.17%。
对此,辉芒微解释称,得益于公司在过去对新品研发的投入在该阶段释放产能及销量,从而推动了报告期后期的销售收入提升,使得研发费用的占比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