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易主事项还因为一个细节受到关注,那就是,文瑾为合力泰前实际控制人文开福之女。
当时,合力泰还公告,为促使合力泰及其子公司在过渡期间及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持续稳定经营,慧舍科技同意自协议签订之日起,通过适当方式向合力泰及其子公司提供不低于30亿元的资金支持。
受让控制权30亿元,再提供不少于30亿元资金支持,慧舍科技足够大方,且诚意十足,似乎足够有钱。
只是,未曾料到,5个月后,这些承诺都成空,因为,慧舍科技违约了,合力泰迎新主的愿望也落空了。
累计逾期债务11.84亿
易主失败,合力泰的经营及流动性急待白衣骑士。
合力泰创立于2003年,2008年2月上市,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智能硬件方案商和制造商,处于电子行业中游,目前为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经过多年发展,合力泰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终端核心部件一站式服务商,公司主要产品包含显示类产品(OLED/TFT/TN/STN/电子纸等)、光电传感类产品、柔性线路板及应用产品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穿戴、智能零售、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
曾今,合力泰的经营业绩也算不错。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169.04亿元,净利润为13.15亿元。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6.30亿元、171.53亿元、162.33亿元,连续下滑;同期净利润为10.33亿元、-31.19亿元、0.77亿元。2020年巨额亏损,2021年靠非经常性损益扭亏。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9.08亿元,再度下降,净利润为-34.66亿元,又现巨额亏损。
2023年前三季度,合力泰的营业收入为41.46亿元,同比下降54.16%,净利润为-32.93亿元,亏损扩大。
2022年,合力泰巨额亏损,公司称主要是市场消费需求下降,国产手机出货量与上年同期比大幅下降,手机行业市场体量收缩,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2020年巨亏,公司称,主要原料TFT玻璃,IC等成本进一步上升,大幅度降低了公司毛利率。商誉减值、存货跌价等,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当年,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为28.84亿元。
对于2023年的亏损,合力泰称,短期内智能手机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触显和光电模组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等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智能手机供应链的行业竞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短期尚未消除,产品订单持续下降,产能利用率不足致使单位成本上升,进而导致毛利率下降。公司相关资产出现一定的减值迹象并于当期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市场仍未好转,合力泰深陷亏损困境的同时,一些金融机构也纷纷“变脸”。
2023年11月3日,合力泰披露,公司未使用的授信额度被限制使用,存在暂时无法续贷或提前清偿等情况,从而造成暂时流动性资金的紧张,致使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或续贷的情形。截至11月3日,公司及子公司在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的逾期债务金额约为11.84亿元。
经营债务双承压,单靠自身,短期内,合力泰难以走出困境。公司该如何摆脱困境呢?恐怕,需要控股股东伸出援手。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