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行业绩高速增长之时,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这足以说明,公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面临变革阵痛
经营业绩首次全面下降,海天味业喊出了加速变革的口号。
经销商渠道曾经是海天味业的优势,如今,这一优势已经生变。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经销商数量427家,减少经销商数量843家,净减少416家。期末,公司经销商数量为6756家。
经销商数量变动,导致公司销售业绩变动。海天味业的核心产品为酱油、调味酱和耗油,上半年,三大产品对应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7.98亿元、13.37亿元、21.97亿元,同比下降9.28%、5.96%、0.53%。
按照销售渠道来分类,线上渠道、线下渠道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6.18亿元、4.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39%、12.54%。
对此,海天味业称,外部销售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碎片化的需求,对公司过往积累的优势是一个挑战,因此公司需要应时而变,应势而变,应市而变,加快在产品、渠道、终端建设等全面变革,推动员工、销售人员、经销商一同转变思想,争夺市场机会,通过切实有效的变革,重新获得新优势,从而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9月底,海天味业曾陷入“双标门”,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在国外购买的海天酱油与国内酱油的标准不一样,引发了广泛关注。
也是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海天味业的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因此,海天味业存在产品转型的迫切要求。
海天味业表示,随着市场渠道和竞争的加剧,虽然酱油、蚝油等核心品类依然保持领先,但是明显感受到市场在细分,竞争在加剧,公司正着力在品种、口味、规格等细分赛道上发力。
毫无疑问,海天味业的经营业绩下滑,也受到了自身加速变革的阵痛影响。
不过,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为3.58亿元,同比减少0.32亿元。目前,市场上尚未看到海天味业颇具创新且有竞争力的产品。
二级市场上,2014年至2021年初,海天味业股价整体上持续上涨。前复权后,2021年1月8日,公司股价一度达到126.20元/股,此后,股价震荡下跌,到2023年8月31日,收盘价为39.1元/股,较2021年初的高点下跌了69%。
当然,作为行业龙头,海天味业的变革值得关注,股东也对公司充满信心。2023年一、二季度,公司前十大股东中,仅有两家股东持股变动,一季度,第八大股东赖建平减持了58.5万股股份,第三大股东陆股通增持了2390.82万股股份,二季度,陆股通减持了149.32万股股份。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