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第4次冲A失败后,未来穿戴主动撤回IPO。
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未来穿戴”)创业板IPO撤单。此前,未来穿戴的IPO申请在2022年7月22日自动过期;2022年9月30日和2023年3月30日,深交所又两次中止公司的发行上市审核。
据悉,此次IPO,未来穿戴拟首发募集资金中有2亿元要投向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随后深交所致函问询,要求其说明大额现金分红及募集资金扩产的合理性。而被问询之后,未来穿戴方面发布公告主动终止2亿元的补流项目。此外,未来穿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但公司高层的工资却成倍增长。而报告期内,SKG的销售费用常年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70%,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前两年均远不及10%。这意味着在同赛道竞争中,SKG过于依赖流量红利,轻视产品本身。
为了解未来穿戴两次撤回IPO背后的原因,《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未来穿戴董事办,截至发稿前,电话一直未被接听。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公告的角度来说,未来穿戴主动撤回IPO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市场环境不利导致公司认为此时不适合进行IPO。一般用这个理由,可能是市场环境有变化,或是监管出现一些变化,现有信息不足以准确判断。”
撤回
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未来穿戴创业板IPO撤单。深交所表示,未来穿戴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根据《深交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事实上,此次IPO撤单时间与公司回复第二轮问询相距还不满一个月。回顾未来穿戴历经两轮问询和两次财务资料更新,从问询内容来看,未来穿戴创业板定位、期间费用、大额现金分红与资金流水核查等问题是监管关注焦点。
据悉,未来穿戴曾在净利润连年下滑的情况下进行大手笔分红。根据最新数据,2020—2022年,未来穿戴分别进行现金分红1.55亿元、1.6亿元和5000万元,2020年和2021年现金分红金额甚至超过当期净利润。
因此,报告期内大额分红接连两次引起深交所问询,要求未来穿戴说明分红原因、合理性、资金需求情况是否匹配等。对此,未来穿戴称,“公司报告期内的现金分红系基于股东回报和增资安排需要而制定实施具有合理性。”
此外,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深交所就要求未来穿戴说明其“三创四新”属性(即创新、创造、创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业务成长性以及未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并要求其说明 21 项核心技术的具体水平,是否为行业通用技术。对此,未来穿戴在回复中表示,“截至 2022 年,未来穿戴及其控股子公司共持有 1571 项专利,包括 69 项发明专利、1148 项实用新型专利、311 项外观设计专利,以及 43 项境外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致函重点要求其说明募资中有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扩产的合理性,募集资金中同时存在铺底流动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募集资金规模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据悉,此次ipo未来穿戴拟首发募集资金16亿元,其中有2亿元要投向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而在被问询之后,未来穿戴公司在更新招股书时表示公司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动态情况等因素并经过审慎论证,决定终止“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并将“未来健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中的铺底流动资金调整为使用自有资金投入。
在江瀚看来认为,“未来穿戴不会在IPO问题上随波逐流,公司应该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慎重选择。对企业而言,撤回IPO可能会导致公司失去融资的机会和品牌宣传的效果,但也可能会避免上市失败带来的更大影响。通常上市失败则可能导致公司的品牌形象受到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影响,同时也可能面临融资困难等问题。因此,撤回IPO和上市失败的影响取决于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