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早盘,杰美特高开至29元/股,瞬间拉升至29.60元/股后,震荡下挫,全天交易结束,收跌11.35%,成交量6.65亿元,创近年来新高,资金出逃明显。
对此,有分析人士称,股价涨幅较大,收购消息兑现,资金获利出逃。
上市即变脸净利三连降
杰美特的股价异动如此受关注,与此前股价持续低迷相关。
2020年8月24日,杰美特通过闯关IPO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发行价为41.26元/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至75.27元/股,涨幅约为82.43%。上市次日,即8月25日,股价最高攀升至95.60元/股,较发行价已经翻了一倍多。
95.60元/股,是杰美特迄今为止的最高价。股价登顶后,就开始转向下跌,并跌跌不休。今年4月25日,股价跌至底部14.75元/股,随后,开始缓慢回升。到今年7月17日,本次股价暴涨前,股价为18.83元/股,即便回升了不少,但较此前巅峰价格仍下跌约80.30%。
股价大幅下跌,与杰美特的经营业绩基本面直接相关。
杰美特主要从事移动智能终端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核心产品为手机保护壳,这一产品贡献了公司营业收入的70%以上。
在年报中,杰美特称,自2006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深耕细分行业,形成了以全球知名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厂商、细分行业领头品牌商、全球连锁商超等多维度的大客户结构。
从2022年年报披露的信息看,杰美特第一大客户为华为,荣耀、维沃移动分列其第二、三大客户。前五大客户为公司贡献了46.16%的营业收入。
根据招股书,2017至2019年,杰美特对华为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27亿元、2.65亿元、3.77亿元,占其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3.47%、40.99%、45.47%。
然而,“背靠”华为的杰美特,从上市当年开始,业绩就变脸。上市之前的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41亿元、6.47亿元、8.29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0.40亿元、0.61亿元、1.31亿元,逐年增长。
上市后,2020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5亿元、7.15亿元、7.19亿元,呈下降趋势。对应的净利润为1.06亿元、0.28亿元、-1.16亿元,同比变动-18.90%、-73.47%、-510.83%。
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0.90亿元、-0.06亿元、-1.5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3.15%、106.35%、2667.25%,已经连续2年亏损。
今年一季度,杰美特实现的营业收入为0.92亿元,同比下降50.10%,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0.09亿元、0.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进一步扩大。
近两年,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带动杰美特经营承压。试图借助收购同行业资产突围,杰美特能如愿吗?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