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业长期亏损靠投资收益支撑
汇鸿集团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极低,公司净利润基本上靠投资收益。
汇鸿集团主要从事供应链运营业务,包括纺织服装供应链、绿色循环供应链、大宗业务等。公司称,其为江苏省省属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集团,系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 200强、中国对外贸易100强企业。作为商务部等八部委确定的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公司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供应链运营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步伐,全力打造“供应链运营”“以融促产的金融投资”两大业务板块,推进重点供应链建设,加强产业链延伸,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提升经营质量效益。
不过,汇鸿集团盈利主要靠第二大业务金融投资。
2014年以来,汇鸿集团实现的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追溯调整后,2014年至2020年,其净利润在350亿元上下波动;2021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78亿元、477.59亿元。
2014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分别为9.09亿元、7.63亿元、6.64亿元、7.37亿元、12.02亿元、3.37亿元、2.38亿元、2.49亿元、-5亿元。
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分别为-0.23亿元、0.28亿元、-0.27亿元、-1.51亿元、-7.13亿元、-1.03亿元、0.40亿元、-0.54亿元、-8.07亿元。9年间,仅2015年、2020年的扣非净利润为正数,其余年度均为亏损。
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之间的差异,是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所产生的影响。
汇鸿集团的投资收益一直较为可观。2014年至2021年,公司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0.60亿元、14.60亿元、12.92亿元、15.28亿元、28.26亿元、3.25亿元、4.26亿元、3.36亿元。2022年,投资净收益仅为0.75亿元。
汇鸿集团投资资金不少。截至2022年底,公司投资的股票、信托产品、私募基金、理财产品等,资金约为45.30亿元。
让人意外的,2022年,尽管净利润为亏损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逾8亿元,汇鸿集团仍然不忘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为2242万元。
其实,汇鸿集团的流动性并非很充足。截至2022年底,公司长短期债务为108.75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89.84亿元。期末,公司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为87.0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中受限资金为3.54亿元。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