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2年,孙雪莲薪酬为123.86万元、122.02万元,其薪酬与科源制药董事长伦立军的薪酬持平。
上述信息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冯利、孙雪莲就进入了力诺集团,在力诺集团体系内工作了近30年,二人均在科源制药担任要职,并为其IPO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在公司刚刚上市就“裸辞”,颇为蹊跷。
力诺制药扭亏扣非仍失速
董事、高管离职,公告宣称的“个人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科源制药的经营业绩增长已经失速。
科源制药IPO时,一个备受质疑事项是,子公司科源制药反向收购母公司力诺制药。
科源制药是由山东力诺科峰制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山东力诺制药有限公司”)申英明于2004年12月投资设立的,2007年8月,为解决股权代持问题,申英明将其持有的科源制药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出资转让给力诺集团,2015年7月28日,力诺制药将其持有的科源制药950万元(占公司总股本的95%)出资转让给力诺控股。
2019年3月26日,科源制药以现金方式收购力诺集团持有的力诺制药77.27%股权、收购力诺投资持有的力诺制药22.73%股权,交易作价5467.42万元。
由此可见,借助力诺集团、力诺投资,力诺制药完成了从科源制药母公司到子公司的转换。
2017年至2019年,力诺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3333.56万元、3781.04万元、4456.8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13.75万元、-60.68万元、-1464.98万元。2019年—2021年,力诺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4427.73万元、4580.97万元、3510.0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895.92万元、-1615.13万元、-784.51万元。
上述2019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两个不同数据,源于公司回复问询函及招股书两种途径披露。
当时,市场质疑科源制药为何要收购持续亏损公司。
根据科源制药年报,2022年,力诺制药历史性地扭亏为盈。当年,力诺制药营业收入6855.33万元,净利润为1820.47万元。公司称,力诺制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于2022年7月纳入国家集采,约定年度采购金额为5598.62万元(不考虑配送等相关费用),同时力诺制药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在江苏、河北、辽宁等省份已获得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省级续标。
不过,虽然力诺制药实现了扭亏为盈,但科源制药的经营业绩并未加速增长,反而是降速。
2022年,科源制药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5.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16.77%,扣非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6.66%。
此前的2020年、2021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7亿元、4.21亿元,同比增长18.02%、14.67%,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为0.62亿元、0.80亿元,同比增长152.70%、28.27%。
力诺制药扭亏为盈,科源制药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反而大幅放缓,让人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学药品生产企业的科源制药,声称始终专注于化学原料药的研发和制造,但公司的研发投入呈萎缩之势。
2019年,科源制药研发费用3108.97万元,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2784.47万元、2442.79万元、2696.72万元。2019年,公司研发费率约为10%,2022年下降至6.09%。
三年间,研发支出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13.26%。
截至2022年底,科源制药的研发人员数量为36人,虽然较上年增加8人,但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仍然只有6.67%。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