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公司2022年远期锁汇产生的收益为-0.44亿元,上年为-0.05亿元,也拖累了净利润。
2023年一季度,石头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2.04亿元,同比下降14.68%、40.42%,净利润下降幅度扩大。
对此,公司解释称,一季度为行业销售淡季,宏观经济波动及海外高通胀拖累终端需求,导致营业收入下降。同时,一季度,公司推出多款新品,相关销售费用前置及研发费用投入增长,导致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股东减持股价累跌70%
石头科技经营业绩承压,股价下跌,但股东依然进行减持。
2月21日晚间,石头科技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昌敬拟减持不超过公司2%股权。这一天,刚好是昌敬所持股份解除限售之日。
石头科技的股东减持备受市场关注。石头科技上市之前,顺为资本、天津金米对石头科技的持股比分别为12.85%、11.85%,位列第二、三大股东。顺为资本、天津金米被市场称为小米系资本平台。
2021年3月16日至4月14日,约一个月时间,顺为资本减持了50万股股份,套现5.50亿元。2021年3月16日至6月10日,天津金米合计减持了133.33万股股份,套现16.51亿元。
石头科技曾经的第四大股东天津石头时代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第六大股东BANYAN CONSULTING LIMITED也纷纷减持。此外,王征、万云鹏、张志淳等多名石头科技的董监高(含核心技术人员)也进行了减持。
据不完全统计,上述股东(含董监高等)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累计套现了约60亿元。
二级市场上,石头科技的股价最高一度达1494.99元/股,今年4月28日跌至303.06元/股,综合考虑送转股等分红因素,目前的股价较此前高点下跌了约71.5%。
当然,小米系减持,一方面可能是作为财务投资者择期退出,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与石头科技小米系标签有关。
石头科技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一家专注于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及其他智能电器研发和生产的公司。2016年石头科技只有小米集团一家客户,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向小米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11亿元、15.29亿元、9.14亿元,占石头科技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36%、50.17%、43.01%。2019年全年公司向小米集团销售14.41亿元,占比34.27%。
当时,石头科技解释称,2016年,公司产品只有为小米品牌定制的“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系列,故仅有单一客户。2017年及2018年,随着公司自有品牌问世,销售渠道拓宽,既有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包括公司官网、天猫、苏宁易购、有品、美国亚马逊等渠道,又有通过经销商渠道进行的线下经销商。同时,随着公司自有品牌的发展,小米模式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逐渐下降。
近年来,石头科技加速去小米化。2020年至2022年,公司年报未再披露前五大客户名单,暂且推定其第一大客户为小米集团。其向小米集团销售占比分别为19.56%、14.75%、11.7%,逐年下降。据此判断,公司已经撕去了小米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石头科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迭代关键技术,打造核心产品竞争力。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63亿元、4.41亿元、4.89亿元。与之对应的是,研发人员数量均超过员工总数的50%。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